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测定及对煤矸石的脱硫效果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13-14页
    1.2 氧化亚铁硫杆菌概述第14-18页
        1.2.1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学特征第14-15页
        1.2.2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应用第15-17页
        1.2.3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测定第17-18页
    1.3 煤矸石脱硫概述第18-21页
        1.3.1 硫在煤矸石资源化过程中的危害第18页
        1.3.2 煤炭微生物脱硫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23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创新点第21-22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22-23页
第二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纯化第23-31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2.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0页
        2.3.1 菌种的富集第26-27页
        2.3.2 菌种的分离纯化第27-28页
        2.3.3 菌种的鉴定第28-29页
        2.3.4 细菌的驯化第29-30页
    2.4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测定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1-35页
        3.2.1 重铬酸钾滴定法第31-32页
        3.2.2 化学发光法第32-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3.3.1 化学发光法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37页
        3.3.2 重铬酸钾滴定法结果第37-38页
        3.3.3 化学发光法结果第38-40页
        3.3.4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40页
        3.3.5 讨论第40-41页
    3.4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矿实验第43-51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4.2.1 煤矸石中全硫的测定第43页
        4.2.2 硫酸钡比浊法第43-44页
        4.2.3 煤矸石浸矿实验第44-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4.3.1 培养液中SO42-的变化第45-47页
        4.3.2 脱硫率与细菌活性的关系第47-49页
        4.3.3 讨论第49页
    4.4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腐真菌降解多环芳烃的特性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联苯代谢对红球菌R04细胞形态的影响及杆状决定蛋白MreB的表达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