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5页 |
1.1 PIFs家族的结构 | 第8-9页 |
1.2 PIFs参与植物体内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 第9-11页 |
1.2.1 PIFs参与光途径 | 第9页 |
1.2.2 PIFs参与赤霉素途径 | 第9-10页 |
1.2.3 PIFs参与温度途径 | 第10页 |
1.2.4 PIFs参与乙烯途径 | 第10-11页 |
1.2.5 PIFs参与生长素途径 | 第11页 |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11-12页 |
1.4 酵母单杂交技术 | 第12页 |
1.5 遗传转化简介 | 第12-13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33页 |
2.1 材料 | 第15-16页 |
2.1.1 植物材料与菌种 | 第15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15页 |
2.1.3 实验所需仪器 | 第15-16页 |
2.2 方法 | 第16-33页 |
2.2.1 目的基因AfPIF4基因的克隆 | 第16-24页 |
2.2.2 蜻蜓凤梨AfPIF4的表达分析 | 第24-26页 |
2.2.3 转录活性的验证 | 第26-28页 |
2.2.4 CaMV35S-AfPIF4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8-31页 |
2.2.5 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3.1 AfPIF4基因的克隆 | 第33-37页 |
3.1.1 蜻蜓凤梨RNA的提取 | 第33页 |
3.1.2 AfPIF4基因的克隆 | 第33-34页 |
3.1.3 AfPIF4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7页 |
3.2 AfPIF4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37-39页 |
3.2.1 溶解曲线分析 | 第37页 |
3.2.2 标准曲线制作结果 | 第37-38页 |
3.2.3 AfPIF4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38-39页 |
3.3 AfPIF4转录活性的验证 | 第39-40页 |
3.3.1 酵母单杂交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3.3.2 AfPIF4转录激活作用分析 | 第40页 |
3.4 AfPIF4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40-44页 |
3.4.1 CaMV35S-AfPIF4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3.4.2 AfPIF4基因转拟南芥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42-43页 |
3.4.3 35S::AfPIF4表型分析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7页 |
4.1 蜻蜓凤梨AfPIF4基因cDNA全长的获得 | 第44-45页 |
4.2 蜻蜓凤梨AfPIF4转录激活作用 | 第45页 |
4.3 蜻蜓凤梨AfPIF4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45-46页 |
4.4 蜻蜓凤梨AfPIF4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6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中英文缩略语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