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重金属及其对人体危害 | 第12-14页 |
1.2.1 铬 | 第12页 |
1.2.2 镉 | 第12-13页 |
1.2.3 铅 | 第13-14页 |
1.3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1.3.1 干法灰化法 | 第14-15页 |
1.3.2 湿法消解法 | 第15页 |
1.3.3 微波消解法 | 第15-16页 |
1.4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 第16-21页 |
1.4.1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1.4.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17页 |
1.4.3 电化学分析法 | 第17-18页 |
1.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第18页 |
1.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18-19页 |
1.4.6 国家标准中铬、镉、铅元素的检测方法 | 第19-21页 |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1.5.1 酸量 | 第21页 |
1.5.2 灰化温度 | 第21-22页 |
1.5.3 原子化温度 | 第22页 |
1.6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3-30页 |
2.3.1 试验流程 | 第23-24页 |
2.3.2 铬元素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3 镉元素的测定 | 第25-26页 |
2.3.4 铅元素的测定 | 第26-28页 |
2.3.5 Box-Behnken试验及验证 | 第28页 |
2.3.6 与国标对比 | 第28-29页 |
2.3.7 测定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2页 |
3.1 铬元素的条件优化试验 | 第30-37页 |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3.1.2 Box-behnken试验结果及验证试验结果 | 第31-36页 |
3.1.3 与国标进行对比 | 第36-37页 |
3.2 镉元素的条件优化试验 | 第37-44页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3.2.2 Box-behnken试验结果及验证试验结果 | 第38-43页 |
3.2.3 与国标进行对比 | 第43-44页 |
3.3 铅元素的条件优化试验 | 第44-51页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3.3.2 Box-behnken试验结果及验证试验结果 | 第45-51页 |
3.3.3 与国标进行对比 | 第51页 |
3.4 测定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4.1 单因素试验 | 第52页 |
4.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52-53页 |
4.3 与国标的对比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5.1 铬元素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54页 |
5.2 镉元素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54页 |
5.3 铅元素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