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框架结构图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论述 | 第15-28页 |
2.1 SPC基本思想 | 第15页 |
2.2 SPC控制图 | 第15-23页 |
2.2.1 控制图原理 | 第16-18页 |
2.2.2 控制图的类型 | 第18-19页 |
2.2.3 使用控制图的两个阶段及判断控制图异常的准则 | 第19-23页 |
2.3 过程能力 | 第23-27页 |
2.3.1 产品质量波动 | 第23-24页 |
2.3.2 过程能力指数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SPC在M公司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第28-52页 |
3.1 M公司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3.1.1 M公司速冻薯条生产的加工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3.1.2 速冻薯条的质量特性 | 第30-31页 |
3.2 绘制控制图和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 第31-41页 |
3.2.1 确立控制对象 | 第31页 |
3.2.2 控制图的选择 | 第31页 |
3.2.3 数据采集 | 第31-34页 |
3.2.4 绘制控制图 | 第34-41页 |
3.3 因果图分析质量波动 | 第41-43页 |
3.3.1 长度 | 第41-42页 |
3.3.2 瑕疵 | 第42页 |
3.3.3 颜色 | 第42-43页 |
3.4 关键点工序改善 | 第43-44页 |
3.4.1 原料 | 第43页 |
3.4.2 切割工序 | 第43-44页 |
3.4.3 分选工序 | 第44页 |
3.4.4 漂煮工序 | 第44页 |
3.4.5 干燥工序 | 第44页 |
3.4.6 员工素质培训 | 第44页 |
3.5 持续改善 | 第44-45页 |
3.6 改善效果评估 | 第45-51页 |
3.6.1 数据采集 | 第46-48页 |
3.6.2 重新计算并绘制控制图 | 第48-49页 |
3.6.3 统计过程能力评价 | 第49-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M公司SPC项目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52-55页 |
4.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页 |
4.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2页 |
4.3 建立评语集 | 第52-53页 |
4.4 实施模糊综合评价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