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探讨农民机会型创业对异质性创业团队的需求 | 第18页 |
1.3.2 探讨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团队异质性的来源与异质性团队的建设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31页 |
2.1 机会型创业的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2.1.1 创业类型的划分 | 第20页 |
2.1.2 机会型创业的概念 | 第20-22页 |
2.1.3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较研究 | 第22-23页 |
2.2 农民创业及其成长的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2.1 农民创业及其类型的划分 | 第23-24页 |
2.2.2 农民创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3 农民创业的生存型与机会型 | 第25页 |
2.3 创业团队及其对创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5-29页 |
2.3.1 创业团队的概念界定 | 第26页 |
2.3.2 创业团队对创业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3 创业团队的异质性 | 第28-29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9-31页 |
第3章 农民机会型创业对异质性创业团队的需求 | 第31-41页 |
3.1 机会型创业的团队需求 | 第31-36页 |
3.1.1 经典创业模型对创业团队的解构 | 第31-34页 |
3.1.2 机会型创业对创业团队的需求分析 | 第34-36页 |
3.2 农民的机会型创业对异质性创业团队的需求 | 第36-41页 |
3.2.1 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对异质性团队的需求 | 第37-38页 |
3.2.2 创业资源获取及管理对异质性团队的需求 | 第38页 |
3.2.3 创业环境分析与应对异质性团队的需求 | 第38-39页 |
3.2.4 创业学习活动对异质性团队的需求 | 第39-41页 |
第4章 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团队的异质性体现与来源 | 第41-47页 |
4.1 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团队的异质性体现 | 第41-42页 |
4.1.1 知识异质性 | 第41页 |
4.1.2 能力异质性 | 第41-42页 |
4.2 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团队的异质性来源 | 第42-47页 |
4.2.1 团队规模扩大化 | 第42-43页 |
4.2.2 年龄分布分散化 | 第43页 |
4.2.3 性别比例合理化 | 第43-44页 |
4.2.4 教育背景多元化 | 第44页 |
4.2.5 工作经验丰富化 | 第44-45页 |
4.2.6 价值观念差异化 | 第45-47页 |
第5章 农民机会型创业中异质性团队的建设 | 第47-55页 |
5.1 组建逻辑的结合:奠定团队异质性基础的前提 | 第47-49页 |
5.1.1 创业团队的组建逻辑 | 第47-48页 |
5.1.2 结合工具型和人际型两种组建逻辑 | 第48-49页 |
5.2 社会网络的拓展:增加异质性成员来源的有效渠道 | 第49-51页 |
5.2.1 扩大社会网络的规模 | 第50页 |
5.2.2 合理对待不同强度的网络关系 | 第50-51页 |
5.2.3 塑造社会网络的差异性 | 第51页 |
5.3 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团队异质性程度的技术手段 | 第51-55页 |
5.3.1 依靠信息来源的广度,挖掘大量人力资源 | 第52页 |
5.3.2 依靠信息内容的深度,定位潜在人力资源 | 第52-53页 |
5.3.3 依靠信息传递的准确度,直面有效人力资源 | 第53-55页 |
第6章 机会型创业中农民创业团队建设的案例分析 | 第55-71页 |
6.1 案例的选取缘由与分析框架 | 第55-56页 |
6.1.1 选取“紫云祥农庄”案例的缘由 | 第55-56页 |
6.1.2 案例的分析框架 | 第56页 |
6.2 紫云祥农庄农民创业团队的建设路径 | 第56-65页 |
6.2.1 紫云祥农庄农民创业团队建设的理念 | 第56-57页 |
6.2.2 紫云祥农庄农民创业团队建设的过程 | 第57-60页 |
6.2.3 紫云祥农庄农民创业团队建设的结果 | 第60-65页 |
6.3 创业团队在紫云祥农庄的机会型创业中的作用 | 第65-69页 |
6.3.1 把握创业机会:着力于开发乡村旅游以及农家乐的市场机会 | 第65-66页 |
6.3.2 集合创业资源:满足农民机会型中创业机会开发的要求 | 第66-67页 |
6.3.3 利用政策环境:运用土地流转的政策优势扩大创业的规模 | 第67-68页 |
6.3.4 增加学习成果:将农家乐项目的创业机会转化实际营业收益 | 第68-69页 |
6.4 案例小结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7.1 结论 | 第71-72页 |
7.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