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1页 |
2.自身实践的体会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情境教学法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情境教学法 | 第18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 | 第18-19页 |
3.《文化生活》 | 第19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19-20页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3.脑科学理论 | 第20页 |
4.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 | 第20-22页 |
三、情境教学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第22-46页 |
(一)《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 第22页 |
(二)情境教学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 第22-24页 |
1.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第22-23页 |
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23页 |
3.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 | 第23页 |
4.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 第23-24页 |
(三)情境教学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案例——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 | 第24-34页 |
(四)情境教学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 | 第34-46页 |
1.运用预设创设问题情境 | 第34-35页 |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体验式情境 | 第35-42页 |
3.设计探究活动创设探究情境 | 第42-44页 |
4.开展辩论赛创设思辩情境 | 第44-46页 |
四、《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反思 | 第46-54页 |
(一)《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取得的成效 | 第46-50页 |
1.学生兴趣大大提高 | 第46-47页 |
2.教师理念发生变化 | 第47-48页 |
3.三维目标基本实现 | 第48-49页 |
4.教学设计更为丰富 | 第49-50页 |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1.情境教学中重形式而轻内容 | 第50页 |
2.情境创设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偏离教学目标 | 第50-51页 |
3.情境教学法运用不当,情境素材单一 | 第51-52页 |
4.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不到位,忽视部分学生的发展 | 第52-54页 |
五、《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 第54-63页 |
(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情境 | 第54-56页 |
(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高中生发展要求的情境 | 第56-57页 |
(三)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 | 第57-59页 |
(四)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 第59-63页 |
1.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 第59-60页 |
2.深化教师文化底蕴 | 第60-61页 |
3.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61页 |
4.提高教师事业心、爱心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