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李少红的生活经历及其影视创作 | 第11-17页 |
| (一) 李少红的生活经历 | 第11-13页 |
| (二) 李少红的影视创作及特点 | 第13-17页 |
| 二、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生成与建构 | 第17-27页 |
| (一) 李少红女性意识产生的背景 | 第17-19页 |
| (二) 李少红创作动机中女性意识的萌发 | 第19-20页 |
| (三) 李少红影视作品女性意识的发展过程 | 第20-27页 |
| 三、李少红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及其女性思维特点 | 第27-43页 |
| (一) 独具女性特征的艺术表现方式 | 第27-38页 |
| 1. 独到的女性叙述视角 | 第27-29页 |
| 2. 精细的女性叙事技巧 | 第29-34页 |
| 3. 缀合团块式的影视叙事结构 | 第34-35页 |
| 4. 颇具女性意味的意象和原型 | 第35-38页 |
| (二) 女性的思维特点探究 | 第38-43页 |
| 1. 女性在思维上的特点及原因 | 第38-40页 |
| 2. 李少红影视创作思维的女性特点 | 第40-43页 |
| 四、李少红影视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 第43-48页 |
| (一) 李少红影视作品的成功之处与价值意义 | 第43-45页 |
| 1. 对中国影视艺术中的女性意识深度开掘 | 第43-44页 |
| 2. 艺术创作的成效及审美价值 | 第44-45页 |
| (二) 李少红影视创作不足与局限性 | 第45-48页 |
| 1. 作品在性别表现中的某些失衡 | 第45-46页 |
| 2. 女性悲剧模式带来的局限性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注释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