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3页 |
| 一、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13-23页 |
| (一) 独立人格的内涵 | 第13-15页 |
| (二) 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5-17页 |
| (三) 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 1、性善论 | 第17-19页 |
| 2、人皆可为尧舜 | 第19-20页 |
| 3、天命论 | 第20-23页 |
| 二、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的具体表现 | 第23-32页 |
| (一) 睥睨王者、踔厉风发的人格风范 | 第23-26页 |
| (二) 持志、尚志的人格品质 | 第26-27页 |
| (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格操守 | 第27-29页 |
| (四)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标准 | 第29-32页 |
| 三、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的修养途径 | 第32-39页 |
| (一) 养心寡欲,修养善性 | 第32-34页 |
| (二) 养浩然之气,持之以恒 | 第34-35页 |
| (三) 居仁由义,舍生取义 | 第35-37页 |
| (四) 立志炼志,奋发有为 | 第37-39页 |
| 四、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 第39-41页 |
| 五、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41-47页 |
| (一) 有助于重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 第41-43页 |
| (二) 有助于完善现代人的独立人格 | 第43-44页 |
| (三) 有助于培育现代人的进取精神 | 第44-45页 |
| (四) 有助于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注释 | 第48-4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