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广西救灾治荒述论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绪论 | 第10-15页 |
| 一、选题的源起及意义 | 第10页 |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2页 |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国初建期的广西严重自然灾害 | 第15-22页 |
| 一、建国前广西灾情概述 | 第15-16页 |
| 二、建国初期频发多灾的灾情 | 第16-18页 |
| 三、灾荒形成的自然因素 | 第18-19页 |
| 四、灾荒形成的社会因素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人民政府救灾治荒的组织与方针 | 第22-26页 |
| 一、救灾治荒的组织和机制 | 第22-24页 |
| 二、“不饿死人”的救灾治荒方针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紧急赈济灾民 | 第26-31页 |
| 一、紧急发放救灾物资 | 第26-27页 |
| 二、广泛发动社会救助 | 第27-29页 |
| 三、防治传染病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 | 第31-39页 |
| 一、帮助灾民恢复生产 | 第31-34页 |
| 二、大力发展副业 | 第34-36页 |
| 三、开放自由借贷 | 第36页 |
| 四、兴修水利、以工代赈 | 第36-39页 |
| 第五章 救灾治荒工作的若干特点 | 第39-47页 |
| 一、人民政府勇担救灾治荒职责 | 第39-40页 |
| 二、结合社会改革促进救灾治荒 | 第40-43页 |
| 三、适度开放自由借贷,缓解灾情 | 第43-44页 |
| 四、大力开展救灾宣传,增强抗灾精神 | 第44-47页 |
| 第六章 建国初期广西救灾治荒工作的成效及不足 | 第47-52页 |
| 一、救治灾荒的成绩 | 第47-49页 |
| 二、灾荒救治工作中的不足 | 第49-50页 |
| 三、灾荒救治的启示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