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政治社会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9-18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 选题背景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综述第12-15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3. 目前研究的不足第14-15页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页
    (四) 创新点与难点第16-18页
        1. 创新点第16-17页
        2. 难点第17-18页
一、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供给与村民政治社会化第18-23页
    (一) 封建王朝乡里制度下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18-19页
    (二)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19-20页
    (三)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政中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20-23页
        1. 土地改革时期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20-21页
        2. 互助合作化中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21页
        3.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21-22页
        4. 村民自治制度及其实践中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第22-23页
二、村民自治制度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第23-26页
    (一) 村民政治人格养成第23-24页
    (二) 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第24-25页
    (三)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第25-26页
    (四) 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第26页
三、村民自治制度对村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第26-30页
    (一) 提供制度安排和实践平台第27页
    (二) 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地位第27-28页
    (三) 改进和创新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方式第28页
    (四) 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影响政治认知第28-29页
    (五) 村民自治行为异化影响政治人格第29-30页
    (六) 村民自治能力缺乏影响政治参与第30页
四、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0-41页
    (一) 不同身份的村民政治社会化现状第31-37页
        1. 农村党员第31-32页
        2. 农村干部第32-33页
        3. 青年村民第33-34页
        4. 老年村民第34页
        5. 农村妇女第34-35页
        6. 外出务工村民第35-36页
        7. 少数民族村民第36-37页
    (二) 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1. 农村政治制度输出不完善第37-39页
        2. 村民政治认知不足第39-40页
        3. 村民自治实践效果不理想第40-41页
五、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47页
    (一) 农村基层政治制度及其运行不完善第41-42页
    (二) 村民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基础薄弱第42-47页
        1. 经济基础第42-43页
        2. 文化基础第43-46页
        3. 社会基础第46-47页
六、村民自治制度下改善村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探析第47-53页
    (一)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制度功能第47-48页
    (二) 加强村民自治制度与其他基层政治制度的衔接和互动第48-49页
    (三) 构筑村民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基础第49-53页
        1. 发展农村经济第49-50页
        2. 发展农村教育第50-51页
        3. 培育农村公民文化第51-52页
        4. 改善农村社会环境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08年以来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新变化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中国工会职能发展研究--以云南工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