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中国工会职能发展研究--以云南工会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一) 有利于工会职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第9-10页
        (二) 有利于发挥中国工会的政治、组织优势第10页
        (三) 有利于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的实现第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分析框架第14-16页
    五、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技术路线第17-18页
    六、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研究对象第18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七、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展望第19-20页
第二章 中国工会职能发展的历程第20-27页
    一、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一) 中国工会的萌芽-近代的行帮组织(1840-1919年)第20页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会(1920-1949年)第20-21页
        (三)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工会(1949-1978年)第21页
        (四) 改革开放后直到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会(1979年至今)第21页
    二、中国工会职能演变第21-22页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1-22页
        (二) 计划经济时期第22页
        (三) 改革开放至今第22页
    三、当代中国工会职能现状第22-27页
        (一) 维护职能不断增强第23-24页
        (二) 建设职能稳步推进第24-25页
        (三) 参与职能正常运转第25-26页
        (四) 教育职能成效明显第26-27页
第三章 中国工会职能发展的时代挑战第27-36页
    一、中国工会职能发展面临的背景因素第27-30页
        (一)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第27页
        (二) 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第27-28页
        (三) 劳动关系更加复杂第28-30页
    二、中国工会职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第30-33页
        (一) 面临挑战第30-31页
        (二) 存在问题第31-33页
    三、职能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6页
        (一) 法律赋予工会的维权职能刚性不足第33页
        (二) 基层工会应对问题能力不够,资源不足,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三) 工会适应新形势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第34-36页
第四章 中国工会职能变革中的个案:云南工会实证第36-42页
    一、云南工会基本情况第36-38页
        (一) 基本情况第36页
        (二) 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第36-38页
    二、云南工会职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第38-40页
        (一) 存在问题第38-39页
        (二) 成因第39-40页
    三、云南工会职能创新个案分析第40-42页
        (一) 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第40-41页
        (二) 昆明市职工帮扶工作第41页
        (三) 云南建工集团建会探索第41-42页
第五章 中国工会职能发展的建议第42-53页
    一、从制度上入手,落实维权保障第42-44页
        (一) 努力推动形成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第42页
        (二) 参与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用工机制第42-43页
        (三) 健全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第43页
        (四) 发挥典型模范关系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第43-44页
    二、推进工会自身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第44-45页
        (一)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第44页
        (二)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第44页
        (三) 加强能力素质建设,造就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第44-45页
    三、拓宽工会保障机制,整合内外资源第45-49页
        (一) 地方工会广泛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争取制度、经费、维权手段保障第45-46页
        (二) 整合社会资源,筹措利用好事业发展资源第46-47页
        (三) 加强工会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第47页
        (四) 尝试多种有效手段,开展民主协商第47-48页
        (五) 整合互联网等媒介资源,建设“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第48-49页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发职工创业创新潜能第49-51页
        (一) 培养职工创新意识,推动改革创新进程第49页
        (二) 做大做强工会老品牌,营造氛围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活力第49-50页
        (三) 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旧手段并举鼓励激发职工创业创新潜能第50页
        (四) 推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效益,为职工创业创新提供保障第50-51页
    五、不断尝试职能扩展,积极主动参与和承接社会公共服务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自治制度下村民政治社会化研究
下一篇:兰州市工会履行农民工权益维护职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