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第一节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的耐热机理 | 第14-18页 |
1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页 |
2 植物的耐热机理 | 第14-18页 |
2.1 细胞膜的耐热性 | 第14-15页 |
2.2 抗氧化防御 | 第15-16页 |
2.3 热激蛋白 | 第16-17页 |
2.4 渗透调节物质 | 第17页 |
2.5 植物激素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多胺与信号转导 | 第18-24页 |
1 多胺与温度胁迫响应 | 第18-19页 |
1.1 多胺与高温胁迫 | 第18页 |
1.2 多胺与低温胁迫 | 第18-19页 |
2 多胺与信号转导 | 第19-24页 |
2.1 多胺与活性氧 | 第20页 |
2.2 多胺与脱落酸 | 第20-21页 |
2.3 多胺与一氧化氮 | 第21-22页 |
2.4 多胺与离子转运 | 第22-23页 |
2.5 多胺与MAPK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 第24页 |
2 蛋白质组学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第24-30页 |
2.1 高温胁迫 | 第24-25页 |
2.2 低温胁迫 | 第25-26页 |
2.3 干旱胁迫 | 第26-27页 |
2.4 盐胁迫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 | 第30-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1.1 材料与处理 | 第31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2.1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类 | 第33-39页 |
2.3 差异蛋白的聚类分析 | 第39-40页 |
2.4 差异蛋白互作网络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8页 |
3.1 光合作用 | 第41-42页 |
3.2 抗氧化和防御响应 | 第42-43页 |
3.3 蛋白合成、折叠和降解 | 第43-44页 |
3.4 能量代谢 | 第44-45页 |
3.5 氨基酸代谢 | 第45页 |
3.6 信号转导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48-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1.1 材料与处理 | 第49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49-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2.1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ROS产生的影响 | 第51页 |
2.2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膜脂伤害的影响 | 第51-52页 |
2.3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2.4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2.5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页 |
3 讨论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外源亚精胺诱导MAPK级联途径参与高温胁迫下的抗氧化防御 | 第58-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1.1 材料与处理 | 第59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59-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2.1 外源Spd和PD98059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MDA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61页 |
2.2 外源Spd和PD98059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2.3 外源Spd和PD98059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2-64页 |
2.4 外源Spd和PD98059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H_2O_2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64-65页 |
2.5 外源Spd和PD98059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基因MAPK3和MAPK6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5页 |
3 讨论 | 第65-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