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向莆铁路对莆田市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再次大规模启动第9-10页
        1.1.2 我国高铁大规模建设成为沿线城市发展新动力第10页
        1.1.3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高铁沿线城市发挥引领作用第10-11页
        1.1.4 向莆铁路建设要求莆田地区加快与发达地区产业联动第11-12页
    1.2 研究案例选取第12-13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4.1 国外高铁对城市和区域影响研究综述第14-15页
        1.4.2 国内高铁对城市和区域影响研究综述第15-16页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6-17页
        1.5.1 研究框架第16页
        1.5.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6 本文的研究特色第17-18页
第二章 高速铁路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高速铁路第18页
        2.1.2 产业和产业空间布局第18-19页
        2.1.3 区域产业布局的模式第19页
        2.1.4 产业结构与产业梯度第19-20页
        2.1.5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第20页
        2.1.6 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第20-21页
    2.2 高铁对城市和区域影响相关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增长极理论第21-22页
        2.2.2 梯度转移理论第22页
        2.2.3 点轴系统理论第22-23页
        2.2.4 交通经济带理论第23页
    2.3 经济分析理论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高铁对沿线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作用与影响第26-32页
    3.1 沿线城市的交通区位、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明显变化第26-30页
        3.1.1 高速铁路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交通区位优势第26-27页
        3.1.2 高速铁路建设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第27-28页
        3.1.3 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城市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第28-30页
    3.2 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存在着“马太效应”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向莆铁路沿线城市—莆田市产业发展现状第32-49页
    4.1 莆田市介绍和产业发展现状第32-35页
        4.1.1 产业发展概况第32-33页
        4.1.2 产业结构概况第33-34页
        4.1.3 工业化进程判断第34-35页
    4.2 莆田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第35-39页
        4.2.1 区位和港口优势明显第35-36页
        4.2.2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第36-37页
        4.2.3 旅游资源丰富第37页
        4.2.4 民间资本优势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第37-38页
        4.2.5 经济发展体系初步建成第38-39页
    4.3 莆田市产业发展劣势分析第39-43页
        4.3.1 缺乏明晰的发展战略规划第39-40页
        4.3.2 经济腹地小和总量仍然偏小第40页
        4.3.3 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产业链完整度较低第40-41页
        4.3.4 专业市场培育与公共服务欠佳第41页
        4.3.5 区域间竞争激烈第41页
        4.3.6 企业规模小品牌少第41-42页
        4.3.7 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上严重滞后第42-43页
    4.4 莆田市产业发展机会分析第43-44页
        4.4.1 宏观层面政策机遇第43页
        4.4.2 两岸经济交流的步伐加快第43页
        4.4.3 新的交通枢纽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第43-44页
        4.4.4 冲破传统保守思想束缚的文化机遇第44页
    4.5 莆田市产业发展威胁分析第44-47页
        4.5.1 莆田产业在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危机加剧第45页
        4.5.2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高铁开通后的各项工作准备不足第45页
        4.5.3 银行贷款政策紧缩资金运转困难第45-46页
        4.5.4 市场进入优胜劣汰调整期第46页
        4.5.5 人力资源紧俏与企业需求增大矛盾突出第46-47页
    4.6 莆田市产业发展SWOT矩阵分析第47-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向莆铁路影响下莆田市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第49-57页
    5.1 莆田市产业发展和优化布局的战略选择第49-55页
        5.1.1 空间布局优化战略第49-50页
        5.1.2 产业驱动战略第50-52页
        5.1.3 区域合作战略第52-53页
        5.1.4 职能特色提升战略第53-55页
    5.2 莆田产业发展目标第55-56页
        5.2.1 总体目标第55页
        5.2.2 指标体系第55-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莆田市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57-64页
    6.1 统一规划,衔接高铁第57-58页
    6.2 营销策划,招商引资第58-59页
    6.3 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集聚第59-60页
    6.4 加强规划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第60页
    6.5 打破壁垒,合作发展第60-61页
    6.6 多元化融资保障资金需求第61-62页
    6.7 发挥港铁联运优势,打造新的增长极第62-63页
    6.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第63页
    6.9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站仪自动监测系统在地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进路控制的智能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