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53页 |
·企业创新网络文献综述 | 第23-40页 |
·社会网络 | 第23-26页 |
·企业网络 | 第26-28页 |
·企业创新网络的内涵、分类和构成 | 第28-33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维度 | 第33-40页 |
·创新资源文献综述 | 第40-44页 |
·创新资源概念 | 第40-42页 |
·创新资源维度 | 第42-44页 |
·吸收能力文献综述 | 第44-46页 |
·吸收能力概念 | 第44-45页 |
·吸收能力维度 | 第45-46页 |
·创新绩效文献综述 | 第46-49页 |
·技术创新 | 第46-48页 |
·技术创新绩效概念及维度 | 第48-49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49-53页 |
3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53-65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3-62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资源的关系假设 | 第53-58页 |
·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分析与假设 | 第58-59页 |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与假设 | 第59-62页 |
·研究模型提出 | 第62-63页 |
·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 第63-65页 |
·数据分析工具 | 第63-6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4 案例研究 | 第65-79页 |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第65-66页 |
·杭氧集团 | 第66-73页 |
·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 | 第73-76页 |
·两家企业的创新网络特征对比 | 第76-79页 |
5 变量定义、测量与小样本测试 | 第79-97页 |
·变量定义与测量 | 第79-86页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79-80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的定义与测量 | 第80-84页 |
·创新资源的定义和测量 | 第84页 |
·吸收能力的定义和测量 | 第84-85页 |
·技术创新绩效的定义和测量 | 第85-86页 |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86-97页 |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描述 | 第86-88页 |
·小样本数据的信度分析 | 第88-91页 |
·小样本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91-97页 |
6 大样本调查和数据质量评估 | 第97-109页 |
·数据收集与描述 | 第97-101页 |
·数据收集 | 第97-99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99-101页 |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01-109页 |
7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 第109-135页 |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3页 |
·企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0页 |
·企业年限的影响分析 | 第110-112页 |
·行业特征的影响分析 | 第112-113页 |
·相关分析 | 第113-116页 |
·回归分析 | 第116-119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资源的回归分析 | 第117-118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资金资源的回归分析 | 第118-119页 |
·知识资源、资金资源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119页 |
·中介效应分析 | 第119-123页 |
·知识资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20-121页 |
·资金资源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21-123页 |
·调节效应分析 | 第123-126页 |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123-125页 |
·现实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125-126页 |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 | 第126-132页 |
·初始理论模型 | 第126-129页 |
·修正后的理论模型 | 第129-132页 |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 第132-135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对企业获取创新资源作用讨论 | 第133页 |
·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讨论 | 第133-134页 |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 第134-135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5-141页 |
·研究结论 | 第135-137页 |
·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 第137-138页 |
·理论贡献 | 第137页 |
·实践意义 | 第137-138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38-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151-155页 |
附录2:杭州集团调研提纲 | 第155-158页 |
附录3:杭州万德激光有限公司调研提纲 | 第158-161页 |
附录4: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