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0页 |
1.1 Themis蛋白家族与免疫系统 | 第13-20页 |
1.1.1 Themis蛋白家族简介 | 第13页 |
1.1.2 Themis蛋白结构特点 | 第13-14页 |
1.1.3 Themis与T细胞发育 | 第14-20页 |
1.2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 | 第20-26页 |
1.2.1 李斯特菌简介 | 第20页 |
1.2.2 李斯特菌生活史 | 第20-21页 |
1.2.3 李斯特菌致病性 | 第21-22页 |
1.2.4 决定李斯特菌致病能力的分子 | 第22-23页 |
1.2.5 李斯特菌与免疫系统 | 第23-26页 |
1.3 骨髓重构模型 | 第26-28页 |
1.3.1 造血干细胞(HSC)的简述 | 第26-27页 |
1.3.2 造血干细胞龛 | 第27-28页 |
1.3.3 骨髓重构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1.4 立题背景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5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1 实验用鼠 | 第30页 |
2.1.2 细胞株和菌株 | 第30页 |
2.1.3 质粒 | 第30-31页 |
2.2 实验相关的药品和试剂 | 第31-32页 |
2.3 实验仪器和耗材 | 第32-33页 |
2.4 分子克隆实验与方法 | 第33-44页 |
2.4.1 质粒信息 | 第33-35页 |
2.4.2 鼠尾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页 |
2.4.3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2.4.4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纯化 | 第36-38页 |
2.4.5 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 第38页 |
2.4.6 DNA连接反应 | 第38-40页 |
2.4.7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40-41页 |
2.4.8 质粒DNA转化Turbo感受态细胞 | 第41-42页 |
2.4.9 质粒提取 | 第42-44页 |
2.5 细胞相关实验与方法 | 第44-49页 |
2.5.1 细胞分离与培养 | 第44-45页 |
2.5.2 细胞转染 | 第45-46页 |
2.5.3 逆转录病毒的包装与感染 | 第46页 |
2.5.4 流式细胞术 | 第46-49页 |
2.6 小鼠相关实验与方法 | 第49-52页 |
2.6.1 李斯特菌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9页 |
2.6.2 骨髓重构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2.6.3 老鼠辐照 | 第50页 |
2.6.4 尾静脉采血 | 第50-51页 |
2.6.5 尾静脉注射 | 第51-5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2-65页 |
3.1 实验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第52-54页 |
3.1.1 Themis全基因组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第52-53页 |
3.1.2 Themis条件性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第53-54页 |
3.2 Themis敲除的CD4~+T细胞在抗李斯特菌感染的作用 | 第54-58页 |
3.2.1 CD4~+T细胞的活化 | 第54-56页 |
3.2.2 Themis缺陷不影响CD4~+T细胞IFNy的分泌 | 第56-57页 |
3.2.3 Themis缺陷不影响CD4~+T细胞TNFα的分泌 | 第57-58页 |
3.3 Themis WT-3×FLAG在T细胞发育的功能 | 第58-63页 |
3.3.1 骨髓重构模型的建立 | 第58页 |
3.3.2 八周后采血检测 | 第58-60页 |
3.3.3 骨髓重构十周后小鼠分析 | 第60-63页 |
3.4 讨论 | 第63-65页 |
附录1 图表索引 | 第65-66页 |
附录2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