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3 拟采用的手段或途径 | 第16-17页 |
1.3.1 文献阅读法 | 第16-17页 |
1.3.2 数学建模法 | 第17页 |
1.3.3 算例分析法 | 第17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2.1 奢侈品业产品研究 | 第18-20页 |
2.1.1 奢侈品的概念与特征 | 第18页 |
2.1.2 轻奢品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奢侈品消费理论 | 第19-20页 |
2.2 考虑战略型消费者的产品定价及订货策略 | 第20-23页 |
2.2.1 报童模型基本模型 | 第21页 |
2.2.2 考虑决策者战略行为下的多周期定价 | 第21-22页 |
2.2.3 考虑战略消费者的预售策略研究 | 第22-23页 |
2.3 基于顾客消费心理要素产生的效用对企业运营影响研究 | 第23-25页 |
2.3.1 考虑炫耀性的企业定价及生产决策研究 | 第23-24页 |
2.3.2 考虑失望厌恶、遗憾、后悔心理对零售商定价与订货影响 | 第24页 |
2.3.3 考虑顾客风险规避心理效用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2.4.1 消费者行为学 | 第25页 |
2.4.2 理性预期经济学 | 第25-27页 |
3 D奢侈品企业产品线及顾客消费行为分析 | 第27-31页 |
3.1 D奢侈品企业简介及现状 | 第27-29页 |
3.1.1 D奢侈品企业发展背景 | 第27页 |
3.1.2 D奢侈品企业品牌理念 | 第27-28页 |
3.1.3 D奢侈品企业产品线分析 | 第28-29页 |
3.2 D奢侈品企业多产品线消费行为分析 | 第29-30页 |
3.2.1 主线炫耀型消费行为 | 第29页 |
3.2.2 副线策略型消费行为 | 第29-30页 |
3.3 D奢侈品企业关键心理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4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两种定价策略模型 | 第31-46页 |
4.1 模型说明 | 第31页 |
4.2 降低标价情况下企业两阶段销售决策 | 第31-35页 |
4.2.1 引入策略型顾客遗憾心理因素的理性预期均衡 | 第32-33页 |
4.2.2 企业最优定价与限量配给决策 | 第33-35页 |
4.3 抬高标价情况下企业两阶段销售决策 | 第35-39页 |
4.3.1 引入策略型顾客遗憾心理因素的理性预期均衡 | 第35-37页 |
4.3.2 企业最优定价与限量配给决策 | 第37-39页 |
4.4 不同定价策略比较研究 | 第39-42页 |
4.4.1 引入遗憾心理消费阶段与纯策略行为对比 | 第39-40页 |
4.4.2 两种遗憾心理因素对价格及收益变动范围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3 不同定价策略的收益对比 | 第41-42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2-46页 |
5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多产品线竞争模型 | 第46-61页 |
5.1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第46-47页 |
5.2 引入炫耀心理和策略行为的主副线最优决策 | 第47-54页 |
5.2.1 主线炫耀型消费者行为影响下的随机需求决策 | 第47-49页 |
5.2.2 副线策略型消费者行为影响下的随机需求决策 | 第49-50页 |
5.2.3 主副线总需求决策 | 第50-52页 |
5.2.4 引入炫耀心理与纯策略型对比 | 第52-54页 |
5.3 服务因子对主副线竞争关系的体现 | 第54-55页 |
5.4 D奢侈品企业算例分析及不同产品线定价策略 | 第55-59页 |
5.5 企业管理启示和建议 | 第59-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1-62页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