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5 调查工具的编制 | 第18-21页 |
1.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8-20页 |
1.5.2 调查样本 | 第20-21页 |
1.5.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1页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3-27页 |
2.1.1 创业与创新 | 第23-24页 |
2.1.2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 第24-25页 |
2.1.3 意向、创业意向及其测量 | 第25-2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2.2.1 社会学习理论 | 第27-30页 |
2.2.2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33-61页 |
3.1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3.1.1 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向情况 | 第33-34页 |
3.1.2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因素的排序 | 第34-35页 |
3.2 个体特质变量与创业意向 | 第35-40页 |
3.2.1 个体对创业的理解 | 第35页 |
3.2.2 个体创业动机的分析 | 第35-36页 |
3.2.3 个体创业领域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4 人口因素与创业意向关系 | 第37-40页 |
3.3 家庭环境变量与创业意向 | 第40-44页 |
3.3.1 家庭主要影响成员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40-43页 |
3.3.2 交往密切亲友的创业经历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43-44页 |
3.4 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 | 第44-49页 |
3.4.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 第44-46页 |
3.4.2 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 | 第46-47页 |
3.4.3 高校创业的文化氛围 | 第47-49页 |
3.4.4 高校创业平台的建设 | 第49页 |
3.5 社会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 | 第49-53页 |
3.5.1 政策帮扶 | 第50-51页 |
3.5.2 企业助力 | 第51-52页 |
3.5.3 社会文化 | 第52-53页 |
3.6 问题的发现与分析 | 第53-59页 |
3.6.1 个人层面 | 第53-54页 |
3.6.2 家庭层面 | 第54-55页 |
3.6.3 高校创业教育层面 | 第55-57页 |
3.6.4 社会创业环境层面 | 第57-5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对策建议 | 第61-71页 |
4.1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 第61-62页 |
4.2 加强家庭的创业帮扶 | 第62-63页 |
4.3 优化高校的创业教育 | 第63-67页 |
4.3.1 增强课程专业性,实现双螺旋课程模式 | 第63-64页 |
4.3.2 扩充师资队伍的力量,优化师资的结构 | 第64-65页 |
4.3.3 强化创业社团管理,发挥同辈群体效用 | 第65-66页 |
4.3.4 夯实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与平台的建设 | 第66-67页 |
4.4 完善创业的社会环境 | 第67-71页 |
4.4.1 推动校企合作,减小大学生创业的阻力 | 第67-68页 |
4.4.2 鼓励大学生创业,营造适宜创业的文化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