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4页 |
0.1 立法现状与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0.2 本文选题角度和意义 | 第11-12页 |
0.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0.4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1章 典型案例概述及其问题分析 | 第14-30页 |
1.1 案例概述 | 第14-18页 |
1.2 问题分析 | 第18-30页 |
1.2.1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主体 | 第18-21页 |
1.2.2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程序设置 | 第21-27页 |
1.2.3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其他程序的协调 | 第27-30页 |
第2章 域外相关立法的考察 | 第30-37页 |
2.1 英美法系 | 第30-31页 |
2.2 大陆法系 | 第31-35页 |
2.2.1 法国 | 第31-32页 |
2.2.2 台湾地区 | 第32-34页 |
2.2.3 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地区) | 第34-35页 |
2.3 域外立法给我们的启迪 | 第35-37页 |
第3章 完善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建议 | 第37-42页 |
3.1 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 | 第37页 |
3.2 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被告 | 第37-38页 |
3.3 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起诉要件 | 第38-39页 |
3.4 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程序和审判人员回避 | 第39页 |
3.5 解决第三人撤销之诉中举证难的问题 | 第39-40页 |
3.6 建立对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惩罚机制 | 第40页 |
3.7 对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执行异议之诉、第三人申请再审的协调建议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