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想象与表征:当今中国(2008-)大众文化中的“西方性”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论第13-54页
    一、从“东方主义”到“西方主义”:文献综述第13-24页
    二、从“方位”到“价值”:中国“西方观”的历史流变第24-38页
    三、“2008年”对“当今中国”意味着什么?第38-46页
    四、重建“大众文化”的视野:表征研究与“理想类型”第46-54页
第一章 “拥抱蔚蓝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图景第54-93页
    第一节 “黄河终将入海”:从《河殇》看1980年代中国的“西方”憧憬第55-70页
        一、“河殇热”与“文化热”第55-63页
        二、《河殇》批评视野中的“西方”第63-70页
    第二节 “它是战场”:从《北京人在纽约》看1990年代中国的“西方”描绘第70-86页
        一、流行的“美国梦”第70-73页
        二、天堂与地狱第73-80页
        三、战场与赌场第80-86页
    第三节 改革时代的现代想象与作为现代化标杆的“西方”第86-93页
第二章 展览的策略——“2010上海世博会”的“西方”表征第93-136页
    第一节 “城市”概念的“去西方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第94-103页
    第二节 美国馆:话语与场景第103-119页
        一、“亲美”与“反美”:“美国馆风波”网络话语的民族志研究第103-111页
        二、编码与解码:世博会现场的美国馆景观第111-119页
    第三节 重编世界:以城市足迹馆为例第119-136页
        一、主题馆中的博物馆第119-123页
        二、中西互照:体系化与“真理化”第123-130页
        三、奇观化西方第130-136页
第三章 新闻的政治——中国报刊“2012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话语第136-174页
    第一节 话语与描述:《环球时报》2012 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与“英美”第137-152页
        一、《环球时报》奥运报道的泛政治化第137-141页
        二、沿承与变形:《环球时报》的“西方”批判第141-146页
        三、异质的“英美”第146-152页
    第二节 抵制与战术:《南方周末》2012伦敦奥运报道中的“西方”第152-164页
        一、空白的抵制:《南方周末》的“反奥运”姿态第152-156页
        二、策略与战术:《南方周末》的“西方”话语第156-164页
    第三节 模糊的边界:“复杂中国”与“乡村英国”第164-174页
        一、孰“左”孰“右”?——《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的话语反用第164-169页
        二、殊途同归——《环球时报》与《南方周末》文本中的英国形象第169-174页
第四章 影像的建构——中国商业电影中的“西方”与“西方人”第174-229页
    第一节 “救世主降临”——民族灾难叙事中的西方角色第176-206页
        一、“自我东方化”与国际化第176-189页
        二、西方“拯救者”第189-198页
        三、高尚的基督教第198-206页
    第二节 成功与幸福——执迷的“美国梦”第206-229页
        一、资本力量与“攻陷美国”第206-217页
        二、庸常化美国:从“战场”到“家园”第217-229页
并非结语:在“变”与“不变”之间第229-238页
参考文献第238-246页
附录第246-248页
后记第248-249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49页

论文共2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BD2在血液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苦参碱对其影响
下一篇:循环系统中肿瘤标志物促进结肠肿瘤转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