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时代需要 | 第10页 |
1.1.2 教学需要 | 第10页 |
1.1.3 现实需要 | 第10-11页 |
1.1.4 个人兴趣 | 第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2 实际意义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9页 |
2.1.1 国内外关于角色扮演的研究述评 | 第14-17页 |
2.1.2 国内外关于自信心的研究述评 | 第17-19页 |
2.1.3 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 第19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2.2.1 角色扮演 | 第19-21页 |
2.2.2 自信心 | 第21-22页 |
2.2.3 概念界定分析总结 | 第22-23页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3-33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3.3 研究样本 | 第23-24页 |
3.3.1 实验环境 | 第23页 |
3.3.2 被试群体 | 第23-24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3.4.1 文献法 | 第24页 |
3.4.2 准实验研究法 | 第24-26页 |
3.4.3 问卷调查法 | 第26-28页 |
3.5 实施过程 | 第28-31页 |
3.5.1 前测 | 第28-29页 |
3.5.2 研究实施过程 | 第29-30页 |
3.5.3 后测 | 第30-31页 |
3.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31-33页 |
4 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现状 | 第33-35页 |
4.1 初中学生的自信心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4.2 初中学生的自信心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5.1 平行班实验前后自信心差异性分析 | 第35-38页 |
5.1.1 对照班实验前后的自信心差异性分析 | 第35-36页 |
5.1.2 平行班后测的自信心差异性分析 | 第36页 |
5.1.3 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自信心及各维度差异性分析 | 第36-38页 |
5.2 不同性别学生实验后自信心的差异性分析 | 第38-3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6.2 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 第39-41页 |
7 不足与创新 | 第41-43页 |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1页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A | 第45-47页 |
附录B | 第47-56页 |
附录C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