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社会责任要素文本研究--以人教社七年级2016版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缘起第10-12页
        1.1.1 党和国家对培养当代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高度重视第10-11页
        1.1.2 当代初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 核心概念第17-19页
        1.4.1 责任第17-18页
        1.4.2 社会责任第18-19页
        1.4.3 社会责任素养、社会责任要素第19页
    1.5 研究设计第19-23页
        1.5.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页
        1.5.3 研究方法第20-23页
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社会责任要素文本分析第23-61页
    2.1 文本分析框架的确立第23-25页
        2.1.1 文本的选择依据第23-24页
        2.1.2 分析框架的确立第24-25页
    2.2 社会责任要素的“自我”维度分析第25-31页
        2.2.1 “自我”维度内容的数量统计及分析第26-28页
        2.2.2 “自我”维度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第28-31页
    2.3 社会责任要素的“他人”维度分析第31-37页
        2.3.1 “他人”维度内容的数量统计及分析第32-34页
        2.3.2 “他人”维度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第34-37页
    2.4 社会责任要素的“社会”维度分析第37-57页
        2.4.1 “社会”维度内容的数量统计及分析第38-45页
        2.4.2 “社会”维度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第45-57页
    2.5 社会责任要素的“环境”维度分析第57-61页
        2.5.1 “环境”维度内容的数量统计及分析第57-58页
        2.5.2 “环境”维度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第58-61页
3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社会责任要素文本研究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3.1 教科书中社会责任要素呈现的特色之处第61-64页
        3.1.1 彰显“个人”领域中生命方面的教育第61-62页
        3.1.2 突出“社会”领域中法治方面的教育第62页
        3.1.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协作能力第62-63页
        3.1.4 重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第63-64页
    3.2 教科书中社会责任要素呈现的的不足之处第64-67页
        3.2.1 “生态”领域缺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容第64页
        3.2.2 “国家”领域缺少履行公民义务的内容第64-65页
        3.2.3 问题的设置偏隐性化第65-66页
        3.2.4 案例的呈现缺乏时效性第66-67页
4 建议第67-71页
    4.1 扩充“生态”领域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容第67页
    4.2 完善“国家”领域公民法律义务的知识第67-68页
    4.3 转变问题的呈现方式,以显性问题为主第68页
    4.4 完善案例的内容选择,设置热点性案例第68-71页
5 启示第71-75页
    5.1 教科书编写者思想要与时俱进第71-72页
    5.2 学校要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第72页
    5.3 任课教师要加深教科书社会责任要素的理解第72-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与组织承诺的关系--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实证研究--以山西省普通初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