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7-8页 |
一、对于"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割据"等概念的界定 | 第8-12页 |
(一) 文献中对于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等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二) 本文对于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割据等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二、社会学关于"权—公—私"结构的解读及相关文献梳理 | 第12-19页 |
(一) 西方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解读 | 第12-14页 |
(二) 中国社会学思想视角的解读 | 第14-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对于私人领域、割据现象认知与归因的实证研究 | 第19-28页 |
(一) 科层组织内样本成员对于"私人领域"的认知 | 第19-21页 |
(二) 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形式 | 第21-23页 |
(三) 样本对于"权力割据"态度差异的归因分析 | 第23-28页 |
四、"割据"现象的参与观察与理想类型 | 第28-34页 |
(一) 权力对私人领域的割据模式——以网络生活为例 | 第28-31页 |
(二) 反映"权—公—私"关系社会经典类型的分析 | 第31-32页 |
(三) 权力对私人领域割据的影响及分析 | 第32-34页 |
五、对于科层组织内权力割据的反思 | 第34-36页 |
(一) 加强法治建设 | 第34-35页 |
(二) 在制度上解决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 第35页 |
(三) 文化上提倡微观解读与个体价值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