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的内部评级法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综述 | 第12-13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 | 第12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2-13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3-14页 |
·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国际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比较分析 | 第17-24页 |
·内部评级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 第17-20页 |
·Credit Metrics模型 | 第17-18页 |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 第18页 |
·KMV模型 | 第18-19页 |
·Credit Risk+模型 | 第19-20页 |
·国际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比较分析 | 第20-23页 |
·花旗银行 | 第20-21页 |
·美洲银行 | 第21页 |
·瑞士银行 | 第21-22页 |
·法国储蓄银行集团 | 第22-23页 |
·德意志银行 | 第23页 |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内部评级方法模型研究 | 第24-35页 |
·内部评级法的监管资本量化方法 | 第25-27页 |
·内部评级法的模型分析 | 第27-30页 |
·单个资产的条件违约概率 | 第27-28页 |
·单位资产组合的损失 | 第28-29页 |
·期限的调整 | 第29页 |
·内部评级法实施的条件 | 第29-30页 |
·违约率(PD)的主要度量模型 | 第30-34页 |
·统计模型 | 第30-31页 |
·KMV模型对上市公司违约概率PD的估计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违约测度 | 第35-46页 |
·研究假设 | 第35页 |
·实证步骤与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6-37页 |
·KMV模型中具体参数的计算 | 第37-43页 |
·股权价值E的计算 | 第37-38页 |
·股权价值波动性σ_E的计算 | 第38-39页 |
·计算公司资产价值V和资产价值的波动率σ_A | 第39-40页 |
·设定违约点DPT | 第40-41页 |
·计算公司资产价值的预计增长率R | 第41-42页 |
·计算违约距离DD | 第42-43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A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