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与建构策略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绪论第12-24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页
    (二)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1. 研究内容第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3. 创新之处第14页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议程设置理论第14-17页
        1. 议程设置理论的梳理第14-16页
        2. 议程设置的运用第16-17页
    (四) 关于工匠精神的文献综述第17-24页
        1. 对工匠精神历史发展的研究第18-19页
        2. 对工匠精神概念内涵的研究第19页
        3. 对工匠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第19-21页
        4. 对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对策探析第21-22页
        5. 对工匠精神当代价值与意义的探讨第22-24页
二、近三年工匠精神的媒介报道情况第24-29页
    (一) 主流媒体对工匠精神报道第24-26页
        1. 电视媒体对工匠精神的视觉化传播第24页
        2. 纸质媒体对工匠精神的深入挖掘第24-26页
    (二) 网络媒体的工匠精神报道第26-28页
        1. 主流媒体网站对工匠精神的多样化报道第26页
        2. 商业门户网站对工匠精神的积极讨论第26-27页
        3. 社交类媒体扩大了工匠精神的传播范围第27-28页
    (三) 分析小结第28-29页
三、《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第29-55页
    (一) 样本选取依据第29-30页
        1. 研究样本的选取第29页
        2. 研究时间范围的选取第29页
        3. 分析单位的选取第29-30页
    (二) 具体类目建构第30-31页
    (三)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报道的情况分析第31-54页
        1. 报道数量情况分析第31-33页
        2. 报道版面情况分析第33-39页
        3. 报道体裁情况分析第39-41页
        4. 报道来源情况分析第41-43页
        5. 新闻标题情况分析第43-45页
        6. 报道主题情况分析第45-48页
        7. 词频情况分析第48-54页
    (四)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建构小结第54-55页
四、《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议题的建构策略第55-63页
    (一) 运用议程设置,使工匠精神议题具有关注度第55-58页
        1. 有目的的取舍选择第55页
        2. 议程设置在认知、态度、行动层面的传播效果第55-56页
        3. 政府、媒介、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第56-58页
    (二) 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工匠精神议题具有认知度第58-60页
        1. 突出官方话语,国家领导人成为工匠精神有力的倡导者第59页
        2. 突出学术话语,专家学者成为工匠精神有力的推动者第59-60页
    (三) 进行多主题挖掘,使工匠精神议题具有多维度第60-62页
        1. 在改革创新主题的框架下凸显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第60页
        2. 在品牌建设主题的框架下凸显工匠精神的生机活力第60-61页
        3. 在具体实践主题的框架下凸显工匠精神的可行性第61-62页
    (四) 坚持原创,让工匠精神议题具有鲜活度第62-63页
五、《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与建构策略的检视第63-70页
    (一)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与建构策略的成功之处第63-65页
        1. 把握了工匠精神的政治导向第63页
        2. 提高了工匠精神的传播力度第63-64页
        3. 增强了工匠精神的理论深度第64页
        4. 拓宽了工匠精神的多向维度第64-65页
    (二)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与建构策略的不足之处第65-67页
        1. 主体性报道的连续性不强第65页
        2. 缺乏系统性的专业解读第65-66页
        3. 视觉化传播偏弱第66页
        4. 版面位置有待调整第66-67页
    (三) 《人民日报》对工匠精神的议题报道与建构策略的建议第67-70页
        1. 注重工匠精神议题的长期性第67-68页
        2. 注重工匠精神议题的贴近性第68页
        3. 注重工匠精神议题的可读性第68-69页
        4. 注重工匠精神议题的科学性第69-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游戏虚拟社群中的传播与社会互动--以大型手游“王者荣耀”为例
下一篇:跨文化视角下创伤事件集体记忆的在线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