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视域下精准扶贫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5-22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5-17页
    二、研究综述第17-20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第20-22页
第一章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现实意义第22-32页
    第一节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第22-26页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22-24页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4-26页
    第二节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6-29页
        一、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第26页
        二、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是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社会条件第26-28页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第28-29页
    第三节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对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第29-32页
        一、为我国精准扶贫指明了正确方向第29-30页
        二、对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有现实指导意义第30-31页
        三、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第31-32页
第二章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的发展第32-43页
    第一节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第32-35页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初步实践(1978—1993年)第32-33页
        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1994—2003年)第33-34页
        三、新世纪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2003至今)第34-35页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第35-38页
        一、“精准扶贫”和三个精准的提出第36页
        二、六个精准的提出第36-38页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模式第38-43页
        一、精准扶贫区域模式第38-39页
        二、精准扶贫互联网模式第39页
        三、精准扶贫产业模式第39-40页
        四、精准扶贫绿色生态模式第40-41页
        五、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安置模式第41页
        六、精准扶贫教育模式第41-43页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动因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43-49页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动因第43-45页
        一、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43-44页
        二、实施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第44页
        三、实施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第44-45页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45-49页
        一、精准扶贫管理滞后第45-47页
        二、精准扶贫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第47页
        三、精准扶贫模式落后,产业扶贫力度不够第47-49页
第四章 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的路径第49-56页
    第一节 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第49-51页
        一、实行贫困村分类机制化第49-50页
        二、确定贫困人口的规模第50页
        三、采取正确的识别方法第50-51页
        四、实施有效的扶贫模式第51页
    第二节 实施“共同富裕行动”第51-53页
        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第52页
        二、加快社会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52页
        三、提高精准度,帮到点上、扶到根上第52-53页
    第三节 开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第53-56页
        一、推进金融服务,根治资金监管旧顽疾第53-54页
        二、实施重点工程,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第54页
        三、加大特色扶贫,积极推动旅游扶贫转型升级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后记(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市多配送中心路径优化研究
下一篇:气候变化下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种植适应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