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2-20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8-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一章 中华优秀孝文化概述第20-30页
    一、中华孝文化的概念和历史演变第20-24页
        (一)“孝”的涵义第20-21页
        (二)中华孝文化的概念第21-22页
        (三)中华孝文化的历史演变第22-24页
    二、中华优秀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第24-30页
        (一)中华优秀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第24-28页
        (二)中华优秀孝文化的特征第28-30页
第二章 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30-40页
    一、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30-35页
        (一)有益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内容第30-33页
        (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第33页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33-35页
    二、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第35-40页
        (一)两者价值观相切合第35-36页
        (二)两者目标的一致性第36-37页
        (三)两者内容的相通性第37-40页
第三章 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0-48页
    一、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一)政府对优秀孝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第40-41页
        (二)高校优秀孝文化教育工作有待完善第41-42页
        (三)大学生对优秀孝文化认知有待提高第42-43页
    二、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48页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3-44页
        (二)学校教育的失衡第44-45页
        (三)家庭环境的变化第45-46页
        (四)自我孝意识欠缺第46-48页
第四章 中华优秀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8-60页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第48-52页
        (一)优化宣传优秀孝文化的环境第48-49页
        (二)健全弘扬优秀孝文化的保障机制第49-50页
        (三)着力增强优秀孝文化的多元支撑第50-52页
    二、完善高校对优秀孝文化的整体规划第52-55页
        (一)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52-53页
        (二)将优秀孝文化纳入教学计划第53-54页
        (三)提升高校教师优秀孝文化素养第54-55页
    三、重视家庭优秀孝文化的传承第55-57页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第55页
        (二)家长注重言传身教第55-56页
        (三)培养平等亲子关系第56-57页
    四、提高自身优秀孝文化修养第57-60页
        (一)学习传统经典孝文化第57页
        (二)培育优秀孝文化道德情感第57-58页
        (三)强化优秀孝文化实践行为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育人研究
下一篇:学生同伴VCT服务模式应用效果及推广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