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 第19-28页 |
2.1 新媒体环境的相关概念 | 第19-23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与分类 | 第19-21页 |
2.1.2 新媒体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 第21-23页 |
2.2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23-28页 |
2.2.1 诚信的基本内涵 | 第23-24页 |
2.2.2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24-25页 |
2.2.3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 第28-34页 |
3.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积极影响 | 第28-31页 |
3.1.1 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宣传提供便捷途径 | 第28-29页 |
3.1.2 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带来广泛的实践载体 | 第29-30页 |
3.1.3 新媒体环境是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的实践检验平台 | 第30-31页 |
3.1.4 新媒体环境能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 第31页 |
3.2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31-34页 |
3.2.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诚信认知教育造成冲击 | 第31-32页 |
3.2.2 新媒体环境中的不良信息易削弱诚信教育效果 | 第32-33页 |
3.2.3 新媒体环境挑战现有诚信教育方式方法 | 第33-34页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7页 |
4.1 问卷调查情况 | 第34-44页 |
4.1.1 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 | 第34-37页 |
4.1.2 高校依托新媒体平台的诚信教育实施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4.1.3 诚信教育状况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效果情况分析 | 第38-41页 |
4.1.4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诚信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 第41-44页 |
4.2 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4.2.1 大学生诚信素养培育力度有待提高 | 第44-45页 |
4.2.2 高校以新媒体为平台的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 | 第45-46页 |
4.2.3 大学生诚信教育效果受社会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 第47-55页 |
5.1 提升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诚信道德素养 | 第47-50页 |
5.1.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 | 第47-48页 |
5.1.2 开展“线上线下”并重的诚信观教育 | 第48-49页 |
5.1.3 强化大学生“他律自律”结合的诚信精神 | 第49页 |
5.1.4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诚信素养 | 第49-50页 |
5.2 健全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体系建设 | 第50-53页 |
5.2.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诚信教育主阵地作用 | 第50-51页 |
5.2.2 创建大学生诚信测评网络系统 | 第51-52页 |
5.2.3 以新媒体平台促进诚信教育实施体系创新 | 第52页 |
5.2.4 利用校园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效果评估反馈 | 第52-53页 |
5.3 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媒体环境 | 第53-55页 |
5.3.1 高校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中的诚信教育氛围 | 第53页 |
5.3.2 辅导员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疏导 | 第53-54页 |
5.3.3 利用网络平台扩大诚信问题的奖罚效应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