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培育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1 时代背景第10页
        1.1.2 理论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涵第19-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婚姻和爱情的定义第19页
        2.1.2 婚恋观的定义第19-20页
    2.2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概述第20-22页
        2.2.1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第20-21页
        2.2.2 马克思主义婚姻观第21-22页
    2.3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基本特征第22-26页
        2.3.1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的基本特征第22-23页
        2.3.2 马克思主义婚姻观的基本特征第23-26页
第3章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的现状分析第26-40页
    3.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的调查设计第26-27页
        3.1.1 调查形式与问卷设计第26页
        3.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26-27页
        3.1.3 调查对象样本情况第27页
    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的现状第27-33页
        3.2.1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爱情观的认同情况第28-29页
        3.2.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婚姻观的认同情况第29-31页
        3.2.3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状况分析第31-33页
    3.3 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的因素分析第33-40页
        3.3.1 个人因素第33-34页
        3.3.2 学校因素第34-35页
        3.3.3 家庭因素第35-36页
        3.3.4 大众传媒因素第36-37页
        3.3.5 社会因素第37-40页
第4章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对策探究第40-52页
    4.1 培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目标第40-41页
        4.1.1 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思想品格第40页
        4.1.2 塑立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念第40-41页
        4.1.3 为大学生成就未来幸福婚姻奠定基础第41页
    4.2 培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原则第41-43页
        4.2.1 坚持自身学习和社会引领的原则第41-42页
        4.2.2 坚持个人诉求和社会规范相统一的原则第42-43页
        4.2.3 坚持道德教育和法制建设协同的原则第43页
    4.3 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对策第43-52页
        4.3.1 自我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前提第44-45页
        4.3.2 学校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关键第45-46页
        4.3.3 家庭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基础第46-48页
        4.3.4 大众传媒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强有力的武器第48-49页
        4.3.5 社会培育是实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婚恋观认同的途径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7-58页
附录第5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