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收益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2 技术路线第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创新点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6-23页
    2.1 基础理论第16-19页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1.2 供应链管理理论第16-17页
        2.1.3 交易成本理论第17-18页
        2.1.4 贸易自偿性理论第18页
        2.1.5 博弈论第18-19页
    2.2 文献综述第19-23页
        2.2.1 供应链金融含义的文献综述第19页
        2.2.2 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的文献综述第19-20页
        2.2.3 供应链金融收益分配优化的文献综述第20-21页
        2.2.4 文献评述第21-23页
第3章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与收益分配第23-35页
    3.1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背景第23-27页
        3.1.1 我国供应链金融金融市场前景广阔第23-24页
        3.1.2 供给侧改革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银行发展的需要第24-26页
        3.1.3 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普遍存在融资难题第26-27页
    3.2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分析第27-31页
        3.2.1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第27-28页
        3.2.2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第28-30页
        3.2.3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与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区别第30-31页
    3.3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三方收益分配分析第31-34页
        3.3.1 银行的风险与收益情况第31-32页
        3.3.2 中小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情况第32-33页
        3.3.3 核心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情况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收益分配研究第35-46页
    4.1 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博弈模型的构建第35-38页
        4.1.1 基本假设及变量设置第35-36页
        4.1.2 非合作博弈下成员企业的期望收益第36-37页
        4.1.3 应收账款融资成员企业联合收益第37-38页
    4.2 Shapley值法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收益分配第38-39页
        4.2.1 Shapley值法的值法模型与前提条件第38页
        4.2.2 Shapley值法下应收账款融资的算例分析第38-39页
    4.3 基于云重心的Shapley值法收益分配优化方案第39-45页
        4.3.1 基于云重心的Shapley值法影响因素第40-41页
        4.3.2 基于云重心的Shapley值法模型构建第41-43页
        4.3.3 基于云重心的Shapley值法算法修正第43-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银行视角下开展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建议第46-50页
    5.1 关注应收账款检查,提高风险意识第46-47页
    5.2 增强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创新,增强品牌塑造第47-48页
    5.3 重视科技发展,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第48-50页
结论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云-TOPSIS模型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下一篇:平衡计分卡在A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