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过度维权行为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过度维权行为概念及特征 | 第12-15页 |
一、过度维权主体的特殊性 | 第13-14页 |
二、过度维权行为具有因果性 | 第14页 |
三、过度维权手段的非法性 | 第14-15页 |
四、权利主张与损害结果存在不平衡性 | 第15页 |
第二节 过度维权行为罪与非罪的学说纷争及评析 | 第15-21页 |
一、过度维权行为罪与非罪的域内观点之争 | 第15-17页 |
二、过度维权行为罪与非罪的域外考察 | 第17-20页 |
三、“罪与非罪”学说争议的启示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过度维权行为罪与非罪的衡量标准 | 第21-33页 |
第一节 过度维权行为刑法保护利益之衡量 | 第21-25页 |
一、过度维权行为侵害的法益及其构成犯罪的法理基础 | 第21-23页 |
二、司法认定中刑法保护利益之衡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过度维权行为刑法谦抑原则之坚持 | 第25-28页 |
一、过度维权谦抑原则窒碍难行之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二、司法认定中刑法谦抑原则之坚持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过度维权行为刑法规制要素之选择 | 第28-33页 |
一、维权的目的 | 第28-30页 |
二、维权的方式 | 第30-31页 |
三、索赔的数额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类型化过度维权行为罪与非罪的判断立场 | 第33-44页 |
第一节 适度限制:债务纠纷中过度维权行为的司法处理 | 第33-39页 |
一、以非法手段实现原始非法债权行为的处理 | 第33-35页 |
二、以非法手段实现衍生债权行为的处理 | 第35-36页 |
三、以非法手段实现精神损害赔偿行为的处理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合理扩张:消费纠纷中过度维权行为的司法处理 | 第39-44页 |
一、索要巨额赔偿行为的定性 | 第39-40页 |
二、多次索要赔偿行为的定性 | 第40-41页 |
三、以曝光为要挟手段行为的定性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