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PLIF火焰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双线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温的理论分析 | 第21-35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分子光谱和分子能级理论 | 第21-22页 |
| 2.3 双线PLIF测温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2.4 PLIF测温跃迁谱线及LIFBASE仿真 | 第26-30页 |
| 2.5 波长标定吸收谱线及LIFBASE仿真 | 第30-33页 |
| 2.6 误差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 第33-34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双线PLIF火焰温度测量实验方案研究 | 第35-54页 |
| 3.1 引言 | 第35页 |
| 3.2 双线PLIF测温实验系统 | 第35-43页 |
| 3.2.1 激光器系统 | 第36-37页 |
| 3.2.2 燃烧器系统 | 第37页 |
| 3.2.3 荧光探测系统和时序同步系统 | 第37-40页 |
| 3.2.4 光路系统及片光分布测试系统 | 第40-43页 |
| 3.3 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能量监测 | 第43-45页 |
| 3.4 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波长标定 | 第45-49页 |
| 3.5 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波长监测 | 第49-53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预混层流火焰双线PLIF温度测量实验研究 | 第54-68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热电偶直接测量标定 | 第54-56页 |
| 4.3 CHEMKIN软件数值模拟标定 | 第56-58页 |
| 4.4 PLIF测温实验及标定常数分析 | 第58-62页 |
| 4.5 无激光能量监测的火焰温度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 4.6 有激光能量监测的火焰温度结果及分析 | 第64-67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