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基于AMESim的柴油机润滑系统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柴油机润滑系统应具备的性能第12-14页
        1.2.1 供油量与供油压力第13-14页
        1.2.2 机油温度第14页
        1.2.3 机油的滤清第14页
    1.3 柴油机润滑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概述第18页
    2.2 基本方程第18-19页
    2.3 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第19-23页
    2.4 粘性流体的G-S方程第23-24页
    2.5 粘性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26-35页
    3.1 概述第26-28页
        3.1.1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组成第26页
        3.1.2 柴油机润滑方式第26-27页
        3.1.3 柴油机润滑油路循环系统第27-28页
    3.2 柴油机润滑原理第28-29页
        3.2.1 轴的转动第28页
        3.2.2 机件的直线运动第28-29页
    3.3 机油泵总成第29-30页
        3.3.1 机油泵的结构第29-30页
        3.3.2 机油泵的工作原理第30页
    3.4 机油滤清器总成第30-31页
        3.4.1 卡特彼勒3054C型柴油机滤清器分类第30-31页
    3.5 油底壳第31-32页
    3.6 机油散热器总成第32-33页
        3.6.1 机油散热器结构第32页
        3.6.2 机油散热器冷却原理第32-33页
    3.7 润滑系统附加装置第33页
        3.7.1 加油和排油装置第33页
        3.7.2 检视装置第33页
        3.7.3 旁通阀第33页
    3.8 曲轴箱通风第33-34页
    3.9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建立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数学及仿真模型第35-50页
    4.1 概述第35页
    4.2 机油泵主体的数学模型第35-37页
    4.3 机油散热器主体的数学模型第37-39页
    4.4 管道数学模型第39-41页
        4.4.1 直管模型第39-40页
        4.4.2 弯管模型第40-41页
    4.5 轴承模型第41页
    4.6 液压系统数值模拟仿真软件AMESim简介第41-42页
    4.7 建立柴油机润滑系统的仿真模型第42-49页
        4.7.1 机油的属性第43-44页
        4.7.2 机油泵模型第44-45页
        4.7.3 机油滤清器、油道模型第45-46页
        4.7.4 活塞冷却喷嘴模型第46-47页
        4.7.5 轴承模型第47-48页
        4.7.6 润滑系统温度的设定第48-49页
    4.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柴油机润滑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50-71页
    5.1 柴油机机油泵的性能分析第50-51页
    5.2 额定工况下润滑系统的流场分布第51-58页
        5.2.1 机油泵出口到主油道入口处的流场分布第51-52页
        5.2.2 主轴承润滑状况第52-55页
        5.2.3 连杆轴承润滑状况第55-56页
        5.2.4 凸轮轴轴承润滑状况第56-58页
    5.3 转速对润滑系统流场分布的影响第58-63页
        5.3.1 转速对主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58-60页
        5.3.2 转速对连杆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60-61页
        5.3.3 转速对凸轮轴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61-63页
    5.4 轴承间隙对润滑系统流场分布的影响第63-67页
        5.4.1 轴承间隙对主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63-64页
        5.4.2 轴承间隙对连杆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64-66页
        5.4.3 轴承间隙对凸轮轴轴承润滑状况的影响第66-67页
    5.5 温度对轴承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7-69页
        5.5.1 温度对轴径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7-69页
        5.5.2 温度对轴承偏心率的影响第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线PLIF火焰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超导加速器低电平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