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1.1 COMP概述 | 第12-14页 |
1.1.1 COMP简介 | 第12页 |
1.1.2 COMP的结构与功能 | 第12-13页 |
1.1.3 COMP与RA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 抗原表位概述 | 第14-17页 |
1.2.1 抗原表位简介 | 第14-16页 |
1.2.2 B细胞抗原表位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2.3 T细胞抗原表位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4 抗原表位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表位 | 第17-22页 |
1.3.1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第17-18页 |
1.3.2 噬菌体展示系统的类型 | 第18-20页 |
1.3.3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优缺点 | 第20-21页 |
1.3.4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表位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材料 | 第24页 |
2.1.1 试剂、培养基及仪器 | 第24页 |
2.1.2 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及保存条件 | 第24页 |
2.2 方法 | 第24-32页 |
2.2.1 噬菌体滴度测定 | 第24-25页 |
2.2.2 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的淘选 | 第25-27页 |
2.2.3 噬菌斑的扩增 | 第27页 |
2.2.4 噬菌斑D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5 噬菌斑DNA的测序 | 第27-28页 |
2.2.6 插入十二肽的分析 | 第28-29页 |
2.2.7 ELISA检测筛选噬菌体与单抗结合的特异性 | 第29页 |
2.2.8 插入十二肽一致序列在COMP上的定位及结构分析 | 第29页 |
2.2.9 合成多肽 | 第29-30页 |
2.2.10 竞争ELISA | 第30页 |
2.2.11 圆二色谱(CD) | 第30页 |
2.2.12 免疫印记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mAb1D10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3.1 mAb1D10对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的筛选 | 第32-36页 |
3.1.1 mAb1D10三轮筛选噬菌体的富集度 | 第32页 |
3.1.2 mAb1D10筛选的噬菌体DNA序列比对 | 第32-34页 |
3.1.3 mAb1D10筛选噬菌体展示的十二肽 | 第34页 |
3.1.4 筛选噬菌体与mAb 1D10结合的特异性 | 第34-36页 |
3.2 mAb1D10结合表位在COMP上的定位 | 第36-38页 |
3.3 mAb1D10表位序列分析 | 第38-43页 |
3.4 mAb1D10表位性质鉴定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mAb15A11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4.1 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的筛选 | 第46-48页 |
4.1.1 mAb15A11筛选噬菌体展示的十二肽 | 第46-47页 |
4.1.2 筛选噬菌体与mAb15A11结合特异性 | 第47-48页 |
4.2 mAb15A11结合表位在COMP上的定位 | 第48-49页 |
4.3 mAb15A11表位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4.4 mAb15A11表位性质鉴定 | 第50-51页 |
4.5 mAb15A11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分析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
衷心感谢以下基金资助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