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食品监测论文

乌龙茶稀土元素的溶出特性及其健康凤险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稀土元素的概况第13-16页
        1.1.1 稀土元素的简介第13-14页
        1.1.2 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第14-16页
            1.2.2.1 稀土元素在茶树上的应用第14-15页
            1.2.2.2 稀土元素对人体和动物的作用第15-16页
    1.2 茶叶中稀土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第16-17页
            1.2.1.1 茶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第16页
            1.2.1.2 影响茶叶中稀土含量的因素第16-17页
        1.2.2 茶叶中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研究第17-18页
        1.2.3 茶叶中稀土含量检测方法第18页
        1.2.4 茶叶中稀土元素存在状态的研究第18页
        1.2.5 茶叶中稀土元素浸出率研究第18-19页
    1.3 食品中稀土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估第19-20页
    1.4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1 材料和主要仪器第21页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第21页
        2.1.2 主要分析仪器第21页
    2.2 茶叶中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第21-23页
        2.2.1 样品前处理第21-22页
        2.2.2 检测方法第22页
        2.2.3 ICP-MS仪器工作参数第22页
        2.2.4 质量控制第22-23页
    2.3 不同冲泡次数茶汤中稀土浸出率测定第23-24页
        2.3.1 茶汤的制备和茶渣的收集第23页
        2.3.2 茶汤pH值和TOC的测定第23页
        2.3.3 茶渣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3.4 茶叶稀土浸出率的计算第24页
    2.4 茶汤中稀土健康风险评估第24页
    2.5 数据分析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49页
    3.1 茶样中稀土氧化物含量第24-33页
        3.1.1 茶样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EOs)第24-26页
        3.1.2 不同外形乌龙茶中稀土氧化物总量(∑REOs)的比较第26-27页
        3.1.3 茶样中轻、重稀土元素的含量第27-31页
        3.1.4 茶样中轻、重稀土氧化物含量以及稀土总量之间的关系第31-32页
        3.1.5 小结第32-33页
    3.2 茶汤中稀土元素的溶出特性第33-49页
        3.2.1 供冲泡茶样的稀土含量第33-36页
        3.2.2 茶叶的稀土浸出量第36-45页
            3.2.2.1 茶叶经1次、5次冲泡的稀土浸出量第36-40页
            3.2.2.2 不同外形乌龙茶经1次、5次冲泡的稀土浸出量第40页
            3.2.2.3 茶叶轻、重稀土氧化物浸出量与稀土氧化物总浸出量的关系第40-42页
            3.2.2.4 茶叶稀土浸出量与干茶中稀土含量的关系第42-44页
            3.2.2.5 茶叶稀土浸出量与茶汤TOC、pH值的关系第44-45页
        3.2.3 茶叶的稀土浸出率第45-48页
            3.2.3.1 茶叶经1次、5次冲泡的稀土浸出率第45-48页
            3.2.3.2 不同外形乌龙茶经1次、5次冲泡的稀土浸出率第48页
        3.2.4 小结第48-49页
4 茶叶稀土健康风险评估第49-50页
5 讨论第50-52页
    5.1 乌龙茶稀土含量及其浸出率第50-51页
    5.2 茶叶稀土限量标准问题第51-52页
6 结论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冯雪峰的编辑实践与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
下一篇:两株COM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表位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