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内外关于效率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关于效率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4.2 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效率理论及影响因素概述 | 第20-26页 |
2.1 商业银行效率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2.1.1 银行效率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银行效率的类型 | 第20-21页 |
2.1.3 本文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界定 | 第21页 |
2.2 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宏观环境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中观环境对于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微观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度量 | 第26-32页 |
3.1 银行效率度量方法的选择 | 第26页 |
3.2 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6-28页 |
3.2.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的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3.2.2 本文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 第27-28页 |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8页 |
3.4 银行效率测算的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4.1 变量的选取 | 第32-34页 |
4.1.1 解释变量 | 第32-34页 |
4.2 样本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4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4.3.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0-4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5.2.1 完善银行业监管方式 | 第41-42页 |
5.2.2 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 | 第42-43页 |
5.2.3 合理控制银行规模 | 第43页 |
5.2.4 优化银行资产配置 | 第43-44页 |
5.2.5 完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