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退出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方案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页
        1.2.2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2-13页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1.3.1 本文的创新第13-14页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量化宽松政策的基础理论第15-16页
    2.2 量化宽松作用机制理论第16-17页
    2.3 对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第17-19页
        2.3.1 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第17页
        2.3.2 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第17-19页
    2.4 关于短期资本流动的文献综述第19-20页
    2.5 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文献综述第20页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第20-21页
第3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退出的原因背景和过程分析第21-27页
    3.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与原因第21-23页
        3.1.1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背景第21-22页
        3.1.2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背景与原因第22-23页
    3.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与内容第23-27页
        3.2.1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过程第23-25页
        3.2.2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措施第25-27页
第4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的分析第27-36页
    4.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分析第27-29页
    4.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的一般性分析第29-32页
        4.2.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去向分析第29-31页
        4.2.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的渠道分析第31-32页
    4.3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分析第32-36页
        4.3.1 实施量化宽松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第32-34页
        4.3.2 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第34-36页
第5章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及退出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50页
    5.1 分析方法第36-38页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第36页
        5.1.2 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测算第36-37页
        5.1.3 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获得第38-40页
        5.2.1 变量构造和数据来源第38-39页
        5.2.2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第39-40页
    5.3 VAR模型建立第40-45页
        5.3.1 协整检验第40-41页
        5.3.2 确定滞后阶数第41-42页
        5.3.3 VAR回归结果分析第42-45页
    5.4 实证检验和比较第45-50页
        5.4.1 脉冲响应分析第45-48页
        5.4.2 方差分解第48-50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0-54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第50-51页
        6.2.1 推动国际间宏观政策的协调与沟通第50-51页
        6.2.2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51页
    6.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51-52页
        6.3.1 提升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第51-52页
        6.3.2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52页
        6.3.3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第52页
    6.4 完善短期资本流动预警体系,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第52-53页
    6.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积极结构化转型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银行F支行柜员激励机制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