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城市道路林带根系不同形态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0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1.2.1 城市道路土壤重金属污染第16-18页
        1.2.2 植物对道路重金属的生态作用第18-23页
        1.2.3 重金属形态研究第23-25页
        1.2.4 林木根系研究第25-27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7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 项目支持第28-29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述和研究方法第30-3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0-31页
    2.2 研究方法第31-36页
        2.2.1 样地调查第31-33页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33页
        2.2.3 样品测定方法第33-34页
        2.2.4 不同重金属形态特点第34页
        2.2.5 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计算方法第34-35页
        2.2.6 植物根系生物量及重金属富集效能估算方法第35页
        2.2.7 国槐各级根系生物量占比第35-36页
        2.2.8 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第36页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7-115页
    3.1 不同配置下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第37-59页
        3.1.1 乔灌草配置第37-43页
        3.1.2 乔乔草配置第43-50页
        3.1.3 乔灌配置第50-57页
        3.1.4 小结第57-59页
    3.2 国槐根际土不同形态重金属季节变化特征第59-65页
        3.2.1 不同生长时期重金属总浓度变化特征第59-61页
        3.2.2 不同形态重金属浓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第61-64页
        3.2.3 小结第64-65页
    3.3 不同径级国槐根系对各形态重金属富集特征第65-104页
        3.3.1 细根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各配置间变化第65-73页
        3.3.2 小根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各配置间变化第73-80页
        3.3.3 中根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各配置间变化第80-88页
        3.3.4 大根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在各配置间变化第88-95页
        3.3.5 不同形态重金属迁移变化特征第95-102页
        3.3.6 小结第102-104页
    3.4 土壤-根系中的重金属浓度相关性分析第104-115页
        3.4.1 根际土-根系重金属元素浓度相关性分析第104-113页
        3.4.2 各径级国槐根系金属元素浓度相关性分析第113-114页
        3.4.3 小结第114-115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115-122页
    4.1 结论第115-117页
    4.2 讨论第117-121页
    4.3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1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行为研究
下一篇:徽州民居自然通风规律与改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