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1.1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1.2 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1.3 创始人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1.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2.1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2 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3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于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6-29页 |
3.1 案例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1.1 案例选择 | 第26页 |
3.1.2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3.2 变量计量 | 第26-29页 |
3.2.1 应计盈余管理变量计量 | 第26-27页 |
3.2.2 真实盈余管理变量计量 | 第27-29页 |
4 雷士照明公司案例分析 | 第29-35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29-31页 |
4.1.1 雷士照明公司简介 | 第29页 |
4.1.2 雷士照明财务报表分析 | 第29-31页 |
4.2 雷士照明案例介绍 | 第31-32页 |
4.2.1 第一阶段创始人辞职 | 第31页 |
4.2.2 第二阶段供应商要求创始人回归 | 第31页 |
4.2.3 第三阶段创始人回归 | 第31-32页 |
4.2.4 创始人彻底失去公司控制权 | 第32页 |
4.3 创始人吴长江的专用性资产介绍 | 第32-33页 |
4.3.1 基于个人声誉与利益相关方形成的隐性契约关系 | 第32页 |
4.3.2 基于利益捆绑与利益相关方形成的隐性契约关系 | 第32-33页 |
4.4 影响事件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4.4.1 股权结构 | 第33页 |
4.4.2 控制权争夺 | 第33-34页 |
4.4.3 董事会构成 | 第34页 |
4.4.4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 | 第34-35页 |
5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35-44页 |
5.1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与应计盈余管理 | 第35-37页 |
5.1.1 应计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5.1.2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36-37页 |
5.2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与真实盈余管理 | 第37-43页 |
5.2.1 真实盈余管理的数据分析 | 第37-42页 |
5.2.2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 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43-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