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我国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对入户抢劫中“户”的认定 | 第12-16页 |
(一)我国司法解释中对“户”的解释 | 第12-13页 |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户”的认定 | 第13-16页 |
二、入户抢劫中对“户”的认定困境 | 第16-21页 |
(一)立法中“户”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法条中对“户”的规定不明确 | 第16-17页 |
2.缺少对“户”规定的立法解释 | 第17-18页 |
(二)司法解释对“户”的认定不明确 | 第18-19页 |
(三)司法实践中对“户”的认定较为狭窄 | 第19-21页 |
三、“入户抢劫”中“户”的一般界定 | 第21-25页 |
(一)入户抢劫中“户”的文义解释 | 第21页 |
(二)入户抢劫中“户”的特征 | 第21-23页 |
(三)入户抢劫中“户”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23-25页 |
1.“入户抢劫”与“入室抢劫”中的“户”与“室” | 第23页 |
2.“入户抢劫”与“非法侵入住宅罪”中的“户”与“住宅” | 第23-25页 |
四、对入户抢劫中“户”的认定规则 | 第25-41页 |
(一)“入户抢劫”的保护法益 | 第25-26页 |
(二)生活功能与经营功能混同场所的认定规则 | 第26-28页 |
(三)集体宿舍的认定规则 | 第28-29页 |
(四)卖淫女住处的认定规则 | 第29-31页 |
(五)宾馆、酒店的认定规则 | 第31-33页 |
(六)临时搭建场所的认定规则 | 第33-35页 |
(七)共同租住场所的认定规则 | 第35-37页 |
(八)具有居住功能的值班室的认定规则 | 第37-38页 |
(九)小结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