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概述 | 第18-26页 |
2.1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关系 | 第18-21页 |
2.1.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高等教育“主流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的趋势 | 第18-19页 |
2.1.3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关系 | 第19-20页 |
2.1.4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表现形式 | 第21-23页 |
2.2.1 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 第21页 |
2.2.2 中外合作办学和人才联合培养 | 第21-22页 |
2.2.3 出国留学生教育和来华留学生教育 | 第22-23页 |
2.2.4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中外互访 | 第23页 |
2.3 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2.3.1 由开放到开拓 | 第23-24页 |
2.3.2 从线下到线上 | 第24页 |
2.3.3 从高校自发行为到政府引领行为 | 第24-25页 |
2.3.4 从双边到多边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 第26-43页 |
3.1 河北省省属高校 | 第26-27页 |
3.2 河北省省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分析 | 第27-29页 |
3.3 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情况 | 第29-30页 |
3.3.1 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 第29页 |
3.3.2 国际化的课程 | 第29页 |
3.3.3 国际化的师资力量 | 第29-30页 |
3.3.4 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 第30页 |
3.4 中外合作办学和人才联合培养情况 | 第30-33页 |
3.4.1 中外合作办学 | 第30-31页 |
3.4.2 孔子学院建设 | 第31-33页 |
3.5 留学生教育情况 | 第33-38页 |
3.6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中外互访情况 | 第38-42页 |
3.6.1 教师国际学术交流 | 第38-40页 |
3.6.2 在校生国际交流学习 | 第40-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及原因 | 第43-50页 |
4.1 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3-44页 |
4.1.1 高校国际化给教育理念带来的冲击 | 第43页 |
4.1.2 国际化课程缺乏总体目标与设计 | 第43页 |
4.1.3 国际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 第43-44页 |
4.1.4 与国际化培养目标相脱节 | 第44页 |
4.2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4-46页 |
4.2.1 合作办学质量较低 | 第44-45页 |
4.2.2 合作办学缺乏监管力度 | 第45页 |
4.2.3 孔子学院融入异国文化难 | 第45-46页 |
4.3 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6-48页 |
4.3.1 思想认识相对滞后 | 第46-47页 |
4.3.2 急需改善的留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质量 | 第47-48页 |
4.3.3 有待改变的留学生管理制度 | 第48页 |
4.3.4 有待解决的留学生住宿模式 | 第48页 |
4.4 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8-49页 |
4.4.1 缺乏政策制度的保障 | 第48-49页 |
4.4.2 师资队伍无法适应国际化要求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河北省省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策 | 第50-61页 |
5.1 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 | 第50-52页 |
5.1.1 不断完善国际化教育理念 | 第50-51页 |
5.1.2 明确国际化课程总体目标与设计 | 第51页 |
5.1.3 优化国际化师资力量 | 第51-52页 |
5.1.4 设立国际化培养目标 | 第52页 |
5.2 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和人才联合培养 | 第52-56页 |
5.2.1 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 第52-53页 |
5.2.2 对办学行为进行监管 | 第53-54页 |
5.2.3 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利益最大化,规避其负面效应 | 第54-55页 |
5.2.4 认清中外合作办学是积极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 第55页 |
5.2.5 孔子学院实现文化融入 | 第55-56页 |
5.3 针对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 | 第56-58页 |
5.3.1 对在校出国留学进行语言和心理辅导 | 第56-57页 |
5.3.2 将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战略 | 第57页 |
5.3.3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留学生结构 | 第57-58页 |
5.3.4 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 | 第58页 |
5.3.5 改革留学生住宿模式 | 第58页 |
5.4 针对国际学术交流与中外互访 | 第58-59页 |
5.4.1 全面展开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 第58-59页 |
5.4.2 加强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