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1.3.1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概念 | 第14-17页 |
1.3.2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0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分析 | 第22-29页 |
2.1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内容 | 第22-24页 |
2.1.1 覆盖范围:全体城乡居民 | 第22-23页 |
2.1.2 筹资渠道:医疗保险账户 | 第23页 |
2.1.3 筹资水平:分档筹集 | 第23-24页 |
2.1.4 收支管理:市级统筹,总额预付 | 第24页 |
2.2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特点 | 第24-26页 |
2.2.1 对医保账户依附性不断加强 | 第24-25页 |
2.2.2 参保范围逐渐扩展 | 第25页 |
2.2.3 缴费水平与负担能力相适应 | 第25-26页 |
2.3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效果 | 第26-29页 |
2.3.1 拓展医疗保险服务内容 | 第26-27页 |
2.3.2 提高医疗保险基金利用率 | 第27页 |
2.3.3 生活护理服务缺失 | 第27-29页 |
第3章 南通基本照护保险筹资机制分析 | 第29-36页 |
3.1 南通基本照护保险筹资机制内容 | 第29-31页 |
3.1.1 覆盖范围:中心三区 | 第29-30页 |
3.1.2 筹资渠道:个人+医保统筹+财政补助 | 第30页 |
3.1.3 筹资水平: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的定额制 | 第30页 |
3.1.4 收支管理:以支定收,严控支出 | 第30-31页 |
3.2 南通基本照护保险筹资机制特点 | 第31-33页 |
3.2.1 筹资渠道多元化 | 第31-32页 |
3.2.2 地方政府承担托底责任 | 第32页 |
3.2.3 缺乏相对公平 | 第32-33页 |
3.3 南通基本照护保险筹资机制效果 | 第33-36页 |
3.3.1 改善失能老人生活境况 | 第33-34页 |
3.3.2 丰富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 第34页 |
3.3.3 上位法缺失基本照护保险发展受阻 | 第34-36页 |
第4章 青岛、南通两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比较 | 第36-44页 |
4.1 覆盖范围比较 | 第37页 |
4.2 筹资独立性比较 | 第37-38页 |
4.3 筹资公平性比较 | 第38-39页 |
4.4 筹资互济性比较 | 第39-40页 |
4.5 筹资可持续性比较 | 第40-42页 |
4.6 总结启示 | 第42-44页 |
第5章 适合我国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框架设想 | 第44-54页 |
5.1 参保对象覆盖城乡居民,放宽年龄限制 | 第44-45页 |
5.2 筹资渠道:政府+企业+个人 | 第45-47页 |
5.3 筹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3% | 第47-52页 |
5.4 统账结合实现基金部分积累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附录A: 访谈提纲 | 第55-57页 |
附录B: 对部门领导及部分受益群体的访谈问答实录 | 第57-62页 |
附录C: 相关政策法规(筹资部分) | 第62-66页 |
C.1 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意见(试行) | 第62-63页 |
C.2 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管理办法 | 第63-64页 |
C.3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意见(试行)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