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3 选择中美教材比较的原因 | 第13-14页 |
1.4 研究意义、目的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5 国内与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1 国内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2 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6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1.7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7.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7.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教学理论和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 相关教学理论 | 第18-19页 |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1.3 概念转变理论 | 第19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2.1 学科核心素养 | 第19页 |
2.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第19-21页 |
第3章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实验部分要求的比较 | 第21-23页 |
第4章 中美教材中的实验对比 | 第23-50页 |
4.1 目录编排方面 | 第23页 |
4.2 实验类型及数量分布方面 | 第23-27页 |
4.3 实验标题方面 | 第27页 |
4.4 实验栏目设置方面 | 第27-33页 |
4.5 实验目标方面 | 第33页 |
4.6 实验选材方面 | 第33-34页 |
4.7 实验语言方面 | 第34页 |
4.8 实验插图方面 | 第34-37页 |
4.9 实验操作方面 | 第37-39页 |
4.10 实验安全方面 | 第39-40页 |
4.11 实验所体现的学科交叉方面 | 第40-41页 |
4.12 STS教育思想方面 | 第41-42页 |
4.13 实验中渗入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 | 第42-50页 |
4.13.1 生命观念方面 | 第43-44页 |
4.13.2 科学思维方面 | 第44-46页 |
4.13.3 科学探究方面 | 第46-48页 |
4.13.4 社会责任方面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5.1 结论 | 第50-52页 |
5.2 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