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7页 |
1.雪山魂塑》的创作背景 | 第7-8页 |
2.中西创作技术的应用与融合 | 第8-15页 |
2.1 调式转换 | 第8-9页 |
2.1.1 同主音大小调的运用 | 第8-9页 |
2.1.2 近关系转调的运用 | 第9页 |
2.1.3 西洋大小调与民族调式结合的运用 | 第9页 |
2.2 旋律发展 | 第9-13页 |
2.2.1 民歌素材的使用与歌唱性旋律的运用 | 第10-12页 |
2.2.2 音型模进上下行的运用 | 第12-13页 |
2.3 和声特点 | 第13-15页 |
2.3.1 协和与不协和和声效果 | 第13页 |
2.3.2 柱式与分解和弦的使用 | 第13-15页 |
3.《雪山魂塑》演奏技法 | 第15-20页 |
3.1 慢长弓与快弓的运用 | 第15-16页 |
3.2 揉弦与换把的运用 | 第16-17页 |
3.3 特殊技法的运用 | 第17-20页 |
3.3.1 双弦的运用 | 第17-18页 |
3.3.2 三连音与倒弓的运用 | 第18-20页 |
结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致谢 | 第2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