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1 零起点教学 | 第11-12页 |
1.2.2 教学方法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1.3.1 传统写字教学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现代写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写字教学评价的研究 | 第14页 |
1.3.4 写字教材建设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5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18-23页 |
2.1 学生写字水平参差不齐 | 第18-19页 |
2.2 纠正学生写字的不良习惯难度大 | 第19-20页 |
2.3 缺乏对低年级学生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认识与培养 | 第20页 |
2.4 缺乏对低年级学生社会情感的认知与培养 | 第20-21页 |
2.5 缺乏对写字课的重视 | 第21-22页 |
2.6 缺乏针对低年级学生科学的写字指导方法 | 第22页 |
2.7 缺乏针对早期写字教学的配套教材 | 第22-23页 |
第3章 低年级写字教学方法探究 | 第23-36页 |
3.1 增加笔法训练 | 第23-25页 |
3.1.1 方向训练 | 第23-24页 |
3.1.2 弯度训练 | 第24页 |
3.1.3 力量训练 | 第24页 |
3.1.4 组合训练 | 第24-25页 |
3.2 细化笔画技法讲解 | 第25-28页 |
3.2.1 从笔画的四个要素讲解笔画 | 第25-26页 |
3.2.2 错误例举 | 第26-28页 |
3.3 引导学生寻找字体结构规律 | 第28-31页 |
3.3.1 独体字书写规律指导 | 第29-30页 |
3.3.2 组合字书写规律指导 | 第30-31页 |
3.4 注重学生习字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 第31-32页 |
3.4.1 激发写字兴趣和信心 | 第31页 |
3.4.2 端正写字态度 | 第31-32页 |
3.4.3 趣化写字教学过程 | 第32页 |
3.5 重视低年级学生生理特征及习惯培养 | 第32-34页 |
3.5.1 重视写字前的准备工作 | 第32-33页 |
3.5.2 重视写字时的姿势 | 第33-34页 |
3.6 丰富学生早期书写阶段的评价与展示 | 第34-36页 |
3.6.1 学生自评与他评 | 第34页 |
3.6.2 有效及时评价 | 第34页 |
3.6.3 拓宽展示平台 | 第34-36页 |
第4章 低年级写字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探究 | 第36-46页 |
4.1 写字教材功能概述 | 第36-38页 |
4.2 编写写字教材的原则 | 第38-41页 |
4.2.1 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 第38-39页 |
4.2.2 协调训练性与人文性的原则 | 第39-40页 |
4.2.3 适用低年级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40-41页 |
4.3 低年级写字教材编写建议 | 第41-46页 |
4.3.1 以“班本化”方式呈现 | 第41-42页 |
4.3.2 确定适合学情的临写次数 | 第42-43页 |
4.3.3 直观生动地展示教材内容 | 第43-45页 |
4.3.4 辅助定位,摆好间架结构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 静安区小学生写字情况调查问卷(家长卷) | 第49-50页 |
附录2 静安区小学生写字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0-51页 |
附录3 教师书法作品及成果展示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