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6-18页 |
| 1 绪论 | 第18-2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页 |
| 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 第18-2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1.5 本文的结构与组织 | 第23-26页 |
| 2 北斗观测模型及误差改正 | 第26-40页 |
| 2.1 北斗观测模型 | 第26-28页 |
| 2.2 北斗观测误差改正 | 第28-32页 |
| 2.3 电离层延迟的多频改正方法 | 第32-3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多频组合观测值理论 | 第40-52页 |
| 3.1 多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 | 第40-41页 |
| 3.2 组合观测值的特性分析 | 第41-43页 |
| 3.3 组合观测值系数的选取方法 | 第43-5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4 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研究 | 第52-80页 |
| 4.1 周跳概述 | 第52-53页 |
| 4.2 双频MW-TECR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 | 第53-59页 |
| 4.3 三频伪距相位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 | 第59-67页 |
| 4.4 三频伪距相位-无几何相位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 | 第67-7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5 多频模糊度解算研究 | 第80-102页 |
| 5.1 整周模糊度概述 | 第80-81页 |
| 5.2 CIR方法解算模糊度 | 第81-88页 |
| 5.3 CIR方法的改进 | 第88-10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4页 |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 6.2 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9-11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