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灯盏花素膜控释片的研制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4-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25页
    1 活血化瘀法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原理第12-15页
        1.1 抑制血小板聚集第13页
        1.2 抗血液凝固第13页
        1.3 抗血栓形成第13页
        1.4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第13-14页
        1.5 调节微循环第14页
        1.6 干扰炎症损伤机制第14页
        1.7 免疫功能的调节第14-15页
    2 灯盏花素概述第15-19页
        2.1 灯盏花素的理化性质第15页
        2.2 灯盏花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5-18页
        2.3 灯盏花素的剂型研究进展第18-19页
    3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概况第19-22页
        3.1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3.2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第20页
        3.3 缓控释制剂的释药系统第20-21页
        3.4 缓控释制剂的类型第21-22页
    4 立题依据第22-23页
    5 研究思路第23-25页
        5.1 制剂处方设计前研究工作第23-24页
        5.2 剂型和处方工艺的选择第24页
        5.3 灯盏花素膜控释片体外释放模式的研究第24-25页
第一章 制剂处方前研究及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5-37页
    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5-26页
        1.1 实验仪器第25页
        1.2 实验试剂第25-26页
    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6-27页
        2.1 灯盏花素含量测定方法第26-27页
    3 电离常数的测定第27-28页
    4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28页
    5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8-33页
        5.1 溶出介质的选择第28-33页
        5.2 释放度测定方法第33页
    6 回收率测定第33-34页
    7 精密度测定第34-35页
        7.1 日内精密度第34页
        7.2 日间精密度第34-35页
    8 讨论第35-36页
        8.1 灯盏花素控释制剂体外释放时间第35页
        8.2 测定特性溶解度及电离常数的意义第35页
        8.3 测定油/水分配系数的意义第35-36页
    9 小结第36-37页
第二章 灯盏花素膜控释片片芯的制备第37-46页
    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7页
        1.1 实验仪器第37页
        1.2 实验试剂第37页
    2 颗粒工艺参数考察第37-42页
        2.1 填充剂加入量的筛选第37-38页
        2.2 粘合剂的筛选第38页
        2.3 颗粒粒度的选择第38-39页
        2.4 吸湿速度的测定第39-40页
        2.5 颗粒流动性的考察第40-42页
    3 片芯硬度及抗磨损程度的考察第42-43页
    4 片芯含量测定第43页
    5 片芯体外释放度第43-44页
    6 讨论第44-45页
        6.1 颗粒的质量与片重差异第44-45页
        6.2 颗粒吸湿速度测定的意义第45页
        6.3 片芯体外释放度测定第45页
    7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灯盏花素片芯表面张力的测定第46-51页
    1 原理第46-47页
        1.1 Zisman外推法第46页
        1.2 量高法第46-47页
    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7-48页
        2.1 仪器第47页
        2.2 试剂第47-48页
    3 实验第48-49页
        3.1 灯盏花素片的制备第48页
        3.2 灯盏花素片的预处理第48页
        3.3 接触角的测定第48-49页
        3.4 灯盏花素片表面张力的计算第49页
    4 讨论第49-50页
    5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灯盏花素膜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考察第51-75页
    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1-52页
        1.1 实验仪器第51页
        1.2 实验试剂第51-52页
    2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52-70页
        2.1 包衣工艺条件的考察第52-55页
        2.2 包衣液处方的考察第55-69页
        2.3 优化处方的验证第69-70页
    3 灯盏花素膜控释片释放的经验模型第70-71页
        3.1 药物释放的经验模型第70-71页
        3.2 经验模型的拟合第71页
    4 讨论第71-73页
        4.1 溶解度第71-72页
        4.2 药物的透膜释放第72页
        4.3 释放曲线相似性比较方法第72-73页
        4.4 包衣液粘度对包衣的影响第73页
        4.5 增塑剂作用机制第73页
    5 小结第73-75页
全文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肿瘤医院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培训大纲构建
下一篇: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