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公安行政工作论文

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9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5页
        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第11-13页
        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第13-14页
        3. 国外实践现状第14-15页
        4. 国内实践现状第15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论文框架第16-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页
    (四)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7-19页
        1. 论文难点第17-18页
        2. 论文创新点第18-19页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2页
    (一)相关概念第19-20页
        1. 突发事件的定义第19页
        2. 公安机关突发事件的界定第19页
        3. 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第19-20页
        4. 舆情管理第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2页
        1. 公共管理学: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第20-21页
        2. 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第21页
        3. 社会心理学:禁果效应第21-22页
二、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现状第22-34页
    (一)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的特征第22-25页
        1. 社会关注度高第22-23页
        2. 负面舆情比例大第23-24页
        3. 示范效应突出第24-25页
    (二)两个案例第25-30页
        1. 广州市“5. 6”暴力恐怖袭击案舆情管理第25-28页
        2. 深圳市“5. 26”特大交通事故舆情管理第28-30页
    (三)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主要方式第30-34页
        1. 舆情监测研判第30-31页
        2. 开展信息发布第31-32页
        3. 对媒体报道和谣言信息实施调控第32-33页
        4. 开展正面宣传第33-34页
三、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34-38页
    (一)舆情管理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第34页
    (二)舆情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第34-35页
    (三)公安机关自身对舆情管理认识存在不足第35-36页
    (四)与媒体沟通能力和技巧匮乏第36页
    (五)对新媒体在舆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第36-37页
    (六)舆情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第37-38页
四、公安机关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对策建议第38-46页
    (一)夯实舆情管理宏观基础第38-39页
        1. 加快舆情管理立法第38页
        2. 倡导行业自律和网络道德第38-39页
        3. 提升公安机关舆情管理意识和能力第39页
        4. 建立完善舆情管理机制第39页
    (二)舆情的预警期第39-41页
        1. 加强对辖区案事件的信息报送和研判第40页
        2. 加强对媒体和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第40页
        3. 制定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第40-41页
    (三)舆情的发生阶段第41-42页
        1. 对事件舆情实时展开重点监测第41页
        2. 对事件进行准确定性第41页
        3. 评定舆情危机级别第41页
        4. 启动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发布信息第41-42页
    (四)舆情爆发阶段第42-44页
        1. 协调相关方面进行联动第42页
        2. 加大新闻发布力度和频率第42-43页
        3.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作第43页
        4. 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情管理中的融合应用第43页
        5. 及时查控网络虚假有害信息第43-44页
    (五)舆情消退阶段第44-46页
        1. 开展舆情危机成因分析第44页
        2. 开展舆情危机应对效果评估第44页
        3. 建立健全涉警负面舆情危机应对规章制度第44-45页
        4. 加强舆情危机后的正面宣传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以东莞裕元鞋厂罢工事件为例
下一篇:广东省A市商务局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