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改革动力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改革阻力的研究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1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改革动力理论概述与逻辑基础 | 第12-20页 |
一、改革动力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一)社会发展的动力 | 第12页 |
(二)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二、改革、改良的内在逻辑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 | 第20-26页 |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20-21页 |
(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 第20页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 第20-21页 |
二、改革开放是正确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三、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 第22-23页 |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继续,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 第26-32页 |
一、人民群众是实践者,是改革需要依靠的主体 | 第26-27页 |
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事业 | 第27-29页 |
(一)改革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 | 第27页 |
(二)改革开放35年来的每一项改革的重大举措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首创 | 第27-28页 |
(三)改革依靠谁,依靠人民,这是改革的动力所在 | 第28-29页 |
三、人民群众得到改革的实惠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29页 |
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党要善于运用现代通讯调动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第32-38页 |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32-33页 |
(一)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 第32-33页 |
(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 第33页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 | 第33-34页 |
三、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党的领导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 | 第34页 |
四、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正面作用 | 第34-38页 |
(一)政府角色定位 | 第35-36页 |
(二)发挥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正能量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变改革阻力为动力 | 第38-46页 |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 第38-40页 |
(一)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引路者”和直接动力 | 第38-39页 |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 | 第39-40页 |
二、把握“问题意识”,找准并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 第40-46页 |
(一)改革的主要阻力——既得利益集团 | 第41-43页 |
(二)坚持“问题意识”,全面深化改革要摆脱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