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7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1页 |
(二)国内现状研究 | 第11-17页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20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7-18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医德解读 | 第20-28页 |
一、医德的内涵 | 第20-23页 |
(一)救死扶伤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德的核心 | 第20页 |
(二)爱心与良心及责任心是医德的具体内容 | 第20-21页 |
(三)通力合作是医德的重要内容 | 第21-22页 |
(四)尊重患者的就医自主权是医德的崭新内容 | 第22-23页 |
二、医德的本质 | 第23-25页 |
(一)医德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 | 第23-24页 |
(二)医德是社会对医务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 第24页 |
(三)医德是评价医务人员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 第24-25页 |
三、医德的功能 | 第25-28页 |
(一)认知功能 | 第25-26页 |
(二)规范功能 | 第26页 |
(三)教育功能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当前医德状况 | 第28-38页 |
一、医德建设的主要成绩 | 第28-32页 |
(一)以病人为中心及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基本落实 | 第28-29页 |
(二)医德诚信初步确立 | 第29-30页 |
(三)信托责任划分比较明确 | 第30-31页 |
(四)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较大提高 | 第31-32页 |
二、医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8页 |
(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偏斜 | 第32-33页 |
(二)爱心良心和责任心缺乏 | 第33-34页 |
(三)医院医疗诊断对器械的过多依赖 | 第34-35页 |
(四)各类媒体夸大失实或恶意炒作的宣传报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当前医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6页 |
一、主观原因 | 第38-43页 |
(一)医务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 | 第38-39页 |
(二)医务人员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 第39页 |
(三)医务人员缺乏道德的自律意识 | 第39-40页 |
(四)收费混乱 | 第40-41页 |
(五)医患矛盾 | 第41-42页 |
(六)医际矛盾 | 第42-43页 |
二、客观原因 | 第43-46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43-44页 |
(二)医德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 第44页 |
(三)医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构建医德教育新体系 | 第46-58页 |
一、创新医德教育思想 | 第46-51页 |
(一)医德教育应努力建立医疗法律法规学习机制 | 第46-47页 |
(二)医德教育应注重以德治国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 第47-49页 |
(三)医德教育应体现以爱为核心的理念 | 第49页 |
(四)医德教育应尊重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 第49-50页 |
(五)医德教育应借助媒体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 | 第50-51页 |
二、完善医德教育的内容 | 第51-54页 |
(一)医德观念教育 | 第51-52页 |
(二)医德规范教育 | 第52-53页 |
(三)医德情感教育 | 第53页 |
(四)医德修养教育 | 第53-54页 |
三、改善医德教育方式 | 第54-58页 |
(一)以科学考评推动医德教育 | 第54-55页 |
(二)以有效监督推行医德教育 | 第55-56页 |
(三)以合理奖惩推进医德教育 | 第56页 |
(四)以覆盖全社会的医疗保障补偿救助机制推助医德教育 | 第56-58页 |
结语 医德教育的升华 | 第58-62页 |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 | 第58页 |
二、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 | 第58-59页 |
三、正确运用权力以行德 | 第59页 |
四、把握用人理念以崇德 | 第59页 |
五、坚持常抓不懈以护德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件一 | 第68-70页 |
附件二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