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传统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立法例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因素主义的立法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规则主义的立法例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面临的挑战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与利益平衡 | 第18-21页 |
一、著作权扩张对私人空间的挤压 | 第18-19页 |
二、技术措施与免费使用权的博弈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与著作权市场失灵 | 第21-23页 |
一、网络时代的著作权交易成本 | 第21-22页 |
二、网络市场的正外部性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考量因素的重新解读 | 第24-42页 |
第一节 使用目的和性质的重新解读 | 第24-28页 |
一、营利性与商业性在网络空间中的异化 | 第24-25页 |
二、网络环境下个人使用的正当性剖析 | 第25-28页 |
第二节 作品性质与使用方式的改变 | 第28-33页 |
一、载体的电子化与新的作品类型 | 第28-30页 |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合理使用的新类型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市场因素的重新解读 | 第33-36页 |
一、地域限制的突破与网络市场范围的认定 | 第33-35页 |
二、市场损害的认定 | 第35-36页 |
第四节 合理使用考量因素重新解读的核心——非替代性 | 第36-40页 |
一、使用意图的非替代性 | 第37页 |
二、使用后果的非替代性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完善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填补我国立法模式和内容的缺失 | 第42-46页 |
一、增加原则性的合理使用判断标准 | 第42-44页 |
二、增加合理使用的新类型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合理使用现有类型的完善 | 第46-48页 |
一、对公务使用行为的完善 | 第46-47页 |
二、对个人使用行为的完善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